中国古民居楹联第一村 武冈浪石古村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湖南武冈双牌乡浪石村,素有武冈“小南京”之美称,是目前全国发现最好的古楹联村,村里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花格雕窗,石墩石刻,花鸟龙凤,淡淡地开放,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是我国极具珍贵的一笔楹联文化遗产。

浪石村位于武冈市东部,地处武冈、新宁、邵阳、隆回、洞口五县交界处,故有“鸡鸣五县”之说。公元1409年,王氏祖先王政海从外地迁居于此,因见此地石板层层翻起,其形如浪,亦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改村名为“浪石”。

后来,浪石村逐渐繁荣起来,石板大路四通八达,商贾如云。直到解放初期,这里仍是周边地区的贸易中心,素有“小南京”之誉。
浪石现存古建筑88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建筑建于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国二年。它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整齐,布局精巧。所有的房屋清一色的砖木架结构,两端是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中间是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即使大雨,从院子的东头走到西头也不会湿鞋,堪称一绝。浪石村最具特色之处,是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这些对联的书法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据专家分析,有好几副似出于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之笔。浪石村现存石刻对联41副,墨迹对联1副。其中字迹保存完好的21副;已失的3副,但内容村民可以背出,字迹在“文革”中被全部破坏但楹柱犹存的9副;字迹虽残缺而尚可全部或部分辨析的9副。

上房头原户主王圭钦屋角门联: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柳絮飞残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门春。


上房头原户主王圭钦屋角门联: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柳絮飞残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门春。
上房头原户主王江钦屋角门联:万里前程从此起;一生大业看将来。一轮秋月光凝户;十里春风香到门。
上房头原户主王云池屋角门联:往来若乾坤旋地;出入如日月经天。月白风清,志甘淡泊;云环水绕,气抱中和。王云池屋中堂大门联: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孝竭忠处世间。
上房头原户主王现章屋角门联:闢阖有乾坤在抱;升恒如日月当中。
二房头原户主王兰田屋角门联:三株玉树(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门前绕;五子经书室内香。碧水环门龙起舞;丹山绕石凤飞鸣。

二房头原户主王得阶屋角门联:如陶种柳,如刘栽花;非洛面城,非晏近市。“洛”字处损毁严重,只露出三点水和一捺的痕迹,是否为“洛”,未能肯定。
二房头原户主王希俊、王希贤屋角门联:出入无忝贞素履;往来有道占允升。
二房头原户主王良俐前屋角门联:廉泉让水高人宅;种柳栽桃学士门。
二房头原户主王光卿屋角门联:满榻琴书饶古意;一帘风月证前身。“榻”、“饶”二字模糊不清,乃笔者依其大致形状而填之。
二房头原户主王文钦屋角门联:前江环来,澄澄如昔;旁柳嫩处,濯濯到今。
二房头原户主王汉孚屋角门内壁墨迹联:槐植庭前思手泽;竹看门外阔胸襟。
大院子王保林屋角门联:也欲植槐,兼师种竹;未堪容驷,敢谓登龙。乐山乐水新院落;半耕半读旧生涯。

刘家坳原户主王自仁正屋角门联共五副:
聊以避燥湿寒暑;差不同湫隘嚣尘。此联内容与上房头原户主王放江屋角门联相同。此处字迹已毁,王放江屋联保存完好。
此地不嚣不俗;其间亦读亦耕。此联石柱已仆地,只发现上联石柱,下联为老人们记忆所出。
是耕读人家门面;乃晨夕出入关头。栽兰预为后人地;植槐常忆先祖风。蓬户间亦堪栖凤;衡门下敢谓登龙。以上三联连同每个门的雕刻均已失,内容为老人们背出。
王氏宗祠大门联:自云岭蜿蜒而来,诸峰耸峙,毓秀钟灵绳祖武;由贤公庐居以后,三房分派,长源厚泽贻孙谋。

王氏宗祠左侧门联:□怀□老幼,矧是源流一脉;忧乐关国家,何况族众同胞。 右侧门联:知行合一,上继姚江学派;体用俱全,远绍河汾嫡传。

前一篇:泸州 泸县普照寺
后一篇:武冈邓家铺老祠堂石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