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房山 琉璃河古桥

(2015-11-23 19:32:02)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琉璃河石桥,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石桥呈南北向,横跨在琉璃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的京石公路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米,为11孔联拱石桥,中间三孔东西两侧拱券顶部各雕有一精美镇水兽头,桥体用巨大石块砌筑,桥面两侧条石用“铁锭”连接。桥面东西两侧有实心栏板和望柱,东侧有栏板97块、望柱96个,西侧有栏板98块、望柱97个。西侧南数第34根望柱西南棱角上刻有“石匠三千名”的记录。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京南要隘”,对南北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琉璃河石桥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又名大石河,古称圣水,流经这里东行,汇入拒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桥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修此桥。嘉靖二十五年建成。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在琉璃河石桥边曾立有3块与琉璃河修建史有关的石碑,即《敕修琉璃河桥堤记》、《敕修琉璃河桥记》、《敕修琉璃河桥海潮观音庵碑记》,现分述如下:
敕修琉璃河桥堤记
明嘉靖四十二年孟春立。该碑今在琉璃河桥北东侧,座已不见,螭首,雕两龙戏珠,额题“敕修琉璃河桥堤记”,碑高3.71米,宽1.12米,厚0.39米,保存状况尚好。该碑由雷礼撰,王槐正书,朱希孝篆额。该碑文节录见于康熙、光绪、民国《良乡县志》、《日下旧闻》、《日下旧闻考》等书,但脱、讹、衍之处多达几十处,今笔者参照该碑原文,录文如下:
赐同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傅工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丰城臣雷礼撰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掌锦衣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奉敕提督官校缉事钦命直卫怀远臣朱希孝篆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直文渊阁侍办御典预修国史玉牒经筵官赐狮麟服昌黎臣王槐书良乡县迤南四十里,村名刘李,其地洼下,为积流所潴。有河一道,志称琉璃,即古圣水。自房山龙泉峪诸泉会合于此,经霸州东注拒马河入海。时遇霪潦,散漫奔溃百余里,衢殚为河,凡陆挽跣驰者动阻滞不能涉,甚或四方驿奏坐是愆期。嘉靖己亥,皇上驾幸承天,睹民艰涉,恻然悯之。比銮回,敕工部尚书臣甘为霖督修。为霖以病去,不终其事。越岁乙巳,复命侍郎臣杨麒同内官监太监臣陈准、袁亨建石桥普济,各以绩叙。然无堤捍御,每遇溽暑水发,环桥南北尽为巨涛,难以越渡,往来病是者又十有八年矣。会辛酉仲冬,事闻当宁。蒙谕尚书徐杲曰:良乡河桥屡敕大臣督理,水势愈涨,未见东下。兹降帑银八万两,尔总理之,勿令外知,恐劳民费财也。杲受命相度,建议修筑二堤,专用条石,中添小桥一座,并设水沟以杀水势。具各丈尺数目,画图贴说以进。臣礼闻之,谓臣杲曰:皇上体上玄大德,利济元元。吾辈职司桥梁道路,不能先事弭民患,致NB170?圣怀,责实难辞。况部库所贮,分毫皆皇上财也,敢烦帑藏?具疏请任其事,荷旨俞允。于是委郎中臣王尚直、员外郎臣鲁一经同内官监太监臣杨用分理,其规画悉臣杲所定。凡为堤南北西东共长五百余丈。桥一座,长四丈五寸、阔三丈五尺、高一丈三尺五寸,水沟八道,又新饰钦立玄恩、咸济坊牌凡二座,至壬戌孟冬报成。上遣臣杲悬匾祭谢,并溥赉有差。于是臣杲立石,属臣礼颂述圣德,垂示永久。窃惟万古称盛治莫过于尧舜,史臣称其仁如天,其德好生者,以心存?NB171?济,不忍一夫一区咨垫而已,而桥梁道路尤为王政所急。今我皇福民利济,常存心于天下,至诚恳切,如元德包涵,故一闻民之病涉,有若已实溺之,不容以自已者。其所以发帑藏,普福缘,不欲劳民费财,真昭格乎穹昊之表,与尧舜同一揆矣。即今石堤延袤,与桥相连,裒若横带,使万国辐?NB250?而至,泽及商旅农氓,相与歌忭于途,讴溢于野,不与平成之绩万世同其永赖耶!是役也,臣礼不过祗奉德意,率举职事,而臣杲之调度区画,实能为九重分忧,播之无疆,不徒随事效能而已。因记其颠末以告来者。
嘉靖四十二年孟春吉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琉璃河今名大石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认为琉璃河即古圣水,后人皆从此说。琉璃河又有刘李河、六里河、留李河等别称。因此地居住有刘、李二大姓,故称刘李河。由于河水“澄清澈底,朗若琉璃”,“以形色相转注”,于是又改“刘李河”为“琉璃河”。琉璃河之名最早见于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路振《乘招录》B11。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月癸巳,明世宗令工部建桥于琉璃河,该月十一日兴工。嘉靖二十四年十月戊午,发内帑银五万两济琉璃河桥工。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辛未,命詹事府掌府事吏部左侍郎孙承恩等到琉璃河工所施药。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据最早的有文字记载,金代琉璃河上就建有桥梁。南宋诗人范成大,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也就是金大定十年出使金国途经琉璃河,触景生情作有《琉璃河》诗:“烟林葱茜带回塘,影惊人失睡乡。陡起褰帷揩病眼, 琉璃河上看鸳鸯。”从诗文中可得知,在金大定年间,琉璃河上就已建有桥梁。 到了元代也有修建因战乱被毁的琉璃河桥的记载。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南宋丞相文天祥率领宋军抵抗元军,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不敌,在今广东海丰被俘,至元十六年1279年被解往大都(今北京) 路过良乡县(房山旧称)琉璃河时,感怀赋诗《过雪桥琉璃河桥》:“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蹄。游子衣裳和铁冷,残星荒店乱鸣鸡。”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元代修建的琉璃河大桥可能毁于元末的战火。今存琉璃河石桥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 5 3 9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五月乙丑,琉璃河石桥完工。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建造琉璃河石桥的同时,在桥的南北两侧还建有两座牌坊。同年五月乙丑,明世宗下诏名其北牌坊为“天命仙传”,南牌坊为“利民济世”,后又命北牌坊为“仙积”,南牌坊为“永明”。最终南北二坊命名为“咸济”、“玄恩”。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建造琉璃河石桥,耗费巨大,据《大明会典》记录,共取用各处帑银30余万两,内钦助银93800余两。明隆庆三年(1569年),良乡知县安守鲁修《良乡县志》时,把琉璃河与石桥称为“良乡八景”之一,名为“燕谷长虹”,可见当时的景色十分漂亮。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几百年来石桥一直肩负西南进京重担,直到1999年在石桥旁边新建了钢筋混凝土大桥,107国道改走新桥,古桥才得以退休。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 <wbr>琉璃河古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许昌 灞陵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