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中山国遗址

(2015-11-13 14:44:08)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 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城后依东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有十三处)。
古中山国遗址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

战国时期,在燕南赵北之间,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有一个由狄族建立的“侯国”,中山国。中山国,早期称鲜虞。鲜虞之名,开始显现于史籍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唐县境内),立中山城为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市境内)。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率鲜虞余众驱逐魏国统治者,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此后,其国力很快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
古中山国遗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成千上万件重宝中,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黑陶尊,它布局匀称,形似一只拙朴可爱的鸭子,工艺堪称完美,令人叹为观止。这件独特的器皿,就是在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古中山国(今河北省境内)遗址中发现的

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其后几经起落,创造了辉煌历史,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记载,其历史遗迹更是扑朔迷离。一九七四年,当人们敲开中山国历史的第一块瓦片时,这个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古中山国遗址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诸国王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中山王“错”乘机出兵伐燕略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跻身于诸侯之列成为千乘之国。
古中山国遗址中山国示意图

50余座建筑遗址分“宫殿、宗庙、祭坛(甲、乙、丙)”三组,宏伟壮观。另外还发现铸铜遗址等。宫殿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等珍贵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华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蕴藏着殷代先民们的创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
古中山国遗址石家庄战国中山国王陵遗址

中山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礼器、货币,这些繁多的出土文物,都对研究中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以及服饰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古中山国遗址石家庄战国中山国王陵遗址

反映中山国政治的出土器物,有“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等,三件重器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刻铭铁足铜鼎”又称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时(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采用分铸工艺制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盖钮与腹足部之间刻铭文77行469字,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从这座铜鼎以及“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的铭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 及其前后的中山国诸公的在位年代。
古中山国遗址
“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这两座墓出土了许多铜错金银器,其造型之独特,结构之精巧,图纹之精美,充分显示了中山国高度发达的手工工艺。“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打破了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面,以静为基调,底部由四只表情温驯的梅花鹿承托一圆圈,四龙四凤扭结盘结,翼尾相接,构成一个内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稳定而舒展,呈现出一种静态美。“错金银虎噬鹿铜器座”,原是一曲尺形屏风的座足,其造型形象生动奇特,以动为特色。一斑斓猛虎,三足着地,一爪腾起,弓身挺尾,双目圆睁,正在吞食一只花斑小鹿。小鹿垂首蹬腿,拼命挣扎,似从微张的口中发出凄切悲鸣之声,一个弱肉强食的场景活灵活现。还有“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灯”、“犀牛器座”、“牛器座”、“双翼铜神兽”等等,都反映了中山国手工工业在铸造、冶炼及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中山古城遗址,地跨灵寿平山两县,古城村中山古城遗址,位于灵寿县城西北7.5公里处,是中山古城遗址的一部分,城墙全部土夯结构,南北长1230余米,东西长1500余米,高约3至7米,厚约40米,周长10余华里。古中山国遗址中山国古城墙夯土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古中山国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