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湄潭文庙

(2015-10-12 16:16:22)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湄潭文庙,是贵州境内现在保存完好的三大文庙之一(其中一座是安顺文庙,一座是思南文庙)。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天启二年(1622年)被焚,五年重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再毁于兵乱,同治十年(1871年)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上漆饰金,遂成规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原有建筑包括影壁墙、状元桥、月池(或泮池)、棂星门、节孝祠、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南北庑、明伦堂、钟鼓楼、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历经近400年历史的变迁,现在我们看到的湄潭文庙,只剩下大成门、南北庑、钟鼓楼、大成殿、崇圣祠,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整组建筑座东向西,平面呈竖长形,顺后城坡山势,次第升高,层层迭上,将每栋建筑沿一条中轴线对称地分别建于五级平台上。

湄潭文庙

1937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战火弥漫我中华半壁河山。地处东部沦陷区的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史无前例的漫漫西迁之路。他们穿越江南六省,驻足九个地方,行程五千多里,历时两年多,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并在此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湄潭文庙

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永兴办学,将湄潭文庙用作其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和留学生宿舍等。1944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此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会致辞,会上宣读论文39篇;1945年,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此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辟为湄潭县图书馆。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是湄潭县境内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组古建筑之一,其中精巧的木雕和石刻不可多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等多种文物价值。尤其是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期间,将湄潭文庙用作分部办公室、图书馆等的那段历史,更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湄潭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骊山明圣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