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太和宫金殿

(2015-08-24 10:37:13)
标签:

金殿

太和宫

天门

陈圆圆

真武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太和宫为中国古代道教宫观建筑。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北 7公里的鸣凤山(又称鹦鹉山)上。主殿铜铸拼合而成,俗称金殿。又名金瓦寺。太和宫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并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建造铜殿一座。崇祯十年(1637)被移至宾川鸡足山,现已无存。现存鸣凤山的金殿,系清康熙十年(1671)吴三桂所重建,比万历时所造体量较大,但形制雷同。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金殿山门
金殿为方形,高6.7米,边长6.2米,仿木构建筑,重檐歇山式。整座殿宇共用立柱 16 根,宝装莲花柱础,瓦、椽、梁、柱、墙、屏、门、楹、匾、联、神像全部为铜铸。铜殿基座、栏杆用砂石和大理石铺垫。殿旁坚旗杆,上升七星皂旗,也均为铜铸。殿周围筑砖城,有城楼、宫门等建筑。殿内供奉真武大帝神像。
昆明太和宫金殿第一天门
金殿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额以及楹联,皆为铜铸。殿内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画精细,丰姿魁伟,面向庄严。旁边持剑肃立两旁的水火二将,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铠甲衣纹,精雕细镂,铸工精美。
昆明太和宫金殿二天门
金殿公园内太和宫的大门上有一块大匾,匾上写着四个字:“鹦鹉春深”,意为这里一年四季春季盎然。寺庙的大门叫“棂灵门”,门的两边有对联赞美此地风光和道家思想。
昆明太和宫金殿三天门
过迎仙桥,进“鸣凤胜景”坊,途径“第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攀上天门,即可见古朴庄重的“太和宫”大门。联云:“画栋连云,只占青山三亩地;朱楼映日,别开绿野一重天”。入寺门,再过棂星门,可见巍然屹立的砖城,击长约数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沿阶进“城”,迎面高高的台阶上,便是太和宫的中心建筑,著名的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太和宫大门
金殿不仅是中国四大铜殿之一,而且还是最重,保存最好的一个。
金殿之外还筑有城墙、城门、城垛,城上有楼。在殿后另有山茶一株、紫薇两株,相传为明代所种。太和宫内还有一把重20公斤的七星宝剑,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镇山法宝,另有一把重12公斤的木柄大刀,相传是吴三桂用过的战刀。
昆明太和宫金殿棂星门
金殿东南有一座“明钟楼”。楼为三层,有 36 戗角,琉璃宝顶,高约 30 米 。金殿三楼悬一大口铜钟,高 2.1 米 ,口径周长 6.7 米 ,壁厚 15 厘米 ,重 14 吨。 钟上铸有“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仲春吉日造”等字样,为公元 1432 年所铸,至今已有 560 年的历史。此钟原悬昆明场面人宣化楼(近日楼西南面),拆除宣化楼时搬至古幢公园。
昆明太和宫金殿金殿正面
昆明太和宫金殿金殿侧面远眺

昆明太和宫金殿相传吴三桂用过的战刀

昆明太和宫金殿曲苑烟雨石刻  陈圆圆生平传记

昆明太和宫金殿陈圆圆题诗碑
昆明太和宫金殿陈圆圆塑像
昆明太和宫金殿金殿公园内太和宫的:"鹦鹉春深",意为这里一年四季春季盎然
昆明太和宫金殿西周青铜器文化展馆
昆明太和宫金殿金殿博览馆
昆明太和宫金殿太和宫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昆明太和宫金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