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2015-01-26 19:22:10)
标签:

旅游

祠堂

花岗岩

耕读传家

西社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朗头村位于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圩西南约 2 公里 ,村南面大批量大片湖沼低朗田,长满朗草,而村庄立于湖边小岗上,因而得名“朗头”。朗头村民祖先原籍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迁居到此,距今约800年。全村现有 600多户人家,村民都姓黄。村中现有古建筑甚多,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代的乡村建筑风貌。由朗东至朗西的村面长约400米 。在这400米的距离中,整齐排列的除了宗祠就是书写、书舍,全是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

    朗头村古村被誉为科举之乡,现保存了很多明清时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尤以镬耳屋为代表,雅致且大方。古树环村,塘水相拥,不仅环境优美,古屋保存完整,气势宏伟,科考风气也极其浓烈,全村共孕育出了15名进士,10名举人,15名秀才,更有明朝时期云南左参政、江西布政使司黄皞“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之故事,谷诒公两发横财依然俭约而济村民之说……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村中祠堂主要有黄氏祖祠、渔隐公祠、留耕公祠、景徽公祠、友兰公祠等,大多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年间,最早的建于明朝。这些祠堂的文化色彩比较深厚,门口都刻有劝世教化意味颇浓的对联,如“贻谋思旧德 继述溯新源”、“厚德载福 和气致祥”、“韦布承先志 簪缨启后人”等。祠堂中还有许多造型逼真、线条优美的石雕、木雕、砖雕及灰塑,内容既有历史传说、人物形象,又有花卉树林、虫鱼鸟兽等,祠内墙上还绘有以最古代生活内容为主题的壁画。祠堂当中最有名气的要数位于朗头西社的友兰黄公祠,因祠中建有一座市内仅见的接旨亭。友兰黄公祠建于明朝中叶,清嘉庆六年(1810年)冬重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再次重修。该祠是三间两进形式,宽12.6米 ,深23.6米 ,前、后进均深8.2米 ,而天井达7.2米 。天井中间建有抚接旨亭,四角方形,长4.2米 ,亭以4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石柱均为圆角方形,柱高5.26米 ,正面是鼓形花岗岩石柱础。亭内外均匍砌花岗岩,亭的上盖为台梁式,重瓦,四角斗拱飞檐,亭中悬“芳徽克绍”牌匾。据传接旨仿宋是乡贤黄栎坡,黄学裘父子为迎接圣旨而建的。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朗头村西社香贤公祠中原有一只用作祭器的紫铜香炉,炉身长方形,两耳、四足、炉身作莲花瓣状,炉颈有天狗纹图案,炉底铸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是距今约570年的古文物。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朗头村的古巷也很有特色。每条巷口均建有一座门楼,并分别以“泰宁里”、“仁寿里”、“益善里”、“安居里”、“兴仁里”等名字命名。所有小巷的宽度都一致,全以花岗岩石铺底,巷道笔直深长,两旁排列着整齐的青砖瓦房。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耕读传家的朗头古村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