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函谷关的成语典故

标签:
文化尹喜函谷关老子灵符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当时,驻守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尹喜精通天象学问。一天早上,他站在函谷关的高台上,往东一看,只见东边的天空紫气升腾、祥云缭绕。一轮红日喷礴而出,万道霞光辉映山川。这紫气逐渐弥漫了原野,弥漫了城楼,尹喜惊喜地呼叫:“紫气东来,必有异人来到。”于是,他便吩咐守关的部下,清扫庭院,迎接贵人。
关令尹喜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切地站到关楼上眺望,忽然看见关外的路上,身穿黄袍一老者骑着青牛,旁边跟着小书童慢慢朝这关门走来。这老者白发银须,飘飘如仙,尹喜赶忙跑下关楼前去迎接。
果然不错,这老者就是老子,尹喜非常激动,忙跪拜行礼,情不自禁地说:“先生驾临,关壁生辉,晚辈我三生有幸啊!”
老子一惊,下了牛背,惊异地看着前面这位身着将服的人:“请问,您是……”老子问道。
“先生,我是这儿的关令尹喜。”尹喜笑着回答:“二十年前,先生在周朝王室中管理图书时,我曾向先生查阅过书籍,请教过先生不少问题。这些晚辈至今仍牢记在心啊!”
说着挽着老子向院里走去, 边走边说:“老人家,您既然来了,就在这儿安心多住上几天吧。”
老子在关里作客,尹喜对他安排照顾的非常周到,除了晚上安歇之时以外,尹喜几乎天天不离老子的身边,那敬慕之情,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述。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五天,老子几次提出要走,尹喜总是不放,眼看着整整的九天过去了。尹喜仍然不肯让老子走,仍然是热情地招待、服侍他。老子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再三提出要过关西去,态度异常坚决。尹喜问:“不知您老人家执意要走都有哪些事要做?”
“我要到秦国去讲学,还要西行流河,到很远的地方去过真正的隐居生活。” 老子认真的说。
“您老人家说的这些也都不是急着要办的,况且您老此去隐居,晚辈这辈子怕再也见不到您老了。您不能走,晚辈·这里就是您最好的隐居地方,你可以在这里著书立说,把你的主张和想’法留给后人。”
老子听尹喜要他留下来写书,不免心中一震,想起原在家乡时写成的大书被火焚烧,心里马上难受起来。他再也不愿写书了。但是看到尹喜一片真情,不免心动,感到人情难却,于是就答应了。
尹喜亲自动手,给老子取来了毛笔、墨汁,老长一串木札一没有写字的木简。另外,还准备了麻绳、刀子。这刀子是打算将木片上写错的字刮去的。
老子坐在东间窗下的桌案旁边,手里紧握,狼毫竹笔,面对桌上展开的木札,望着窗外青碧的竹桃,开始构思要写的文章。想了好大一阵子,也没能够想出个眉目来, 心里倒感到茫然起来。
老子放下笔,走出房子,来到关楼上。四处眺望,一下子心胸感到十分开阔起来。高爽秋空厂碧万顷,莽莽沃野,一展苍黄;千山万壑,一张图画;浩浩宇宙,无限包容。老骥登城,志在千里;眺望家乡,天边好象在身边。这时,豪情顿至,在他胸中又一次升起……
“有了,有了,我何不就将那大书用浓缩的语言概括地一写!就这样办!中!定了。就这样办!”老子自言自语地说着,决心一定,他快步走下关楼,兴冲冲地回到房里。
老子重新坐到窗底下桌案旁边,提起笔来,先将在路上想好的开头几句话落在木札之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写,就这样写。要用极少的话将那大多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也就不枉我多年辛辛苦苦的笔墨了。”
老子整天废寝忘食,不停地写着。写成了。八十一章奇文写成了!他以极为精练的浓缩性极大的语言,用五千字,以一当百,把他的巨型大著给全部概括出来了!一部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律的宇宙奇书,就这样的在老子的笔下诞生了!
现在函谷关太初宫的正殿,就是当年老子著书的地方。 他写的书就是《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篇,共5000多字,后来被奉为道教的经典。
玄元灵符-灵宝的由来
老子死后,他的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后来形成了道家学派。汉代被演变为宗教,这就是道教。老子被奉为教祖,由人变成了神。他写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到了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诏各州府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令生徒诵习《道德经》。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一天早朝时,唐玄宗刚刚坐定,陈王府的参军田同秀上前奏道:“启禀万岁,微臣昨晚做了一梦,梦见函谷关丹风门上紫气萦绕,玄元皇帝飘然其中,我正要上前叩拜,只听玄元皇帝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说完就不见了,微臣不解其意,奏请圣上明析。”
玄宗一听,连声说:“好梦好梦!玄元皇帝托梦,又有祥云紫气,吉祥啊!”当即派人到函谷关寻找灵符。
果然不错,在函谷关尹喜故宅的西边掘出了一个“灵符”,“灵符”是用一个桃木制成的木片,上面用朱砂刻写着一个“
玄宗拿着“灵符”,左看右看,也不认得。让周围的大臣看,也说不出个名堂。后来还是田同秀试探着说:“臣的看法不知对否,不敢妄言。”“你发现‘灵符’有功,但讲无妨!”田同秀说:“臣看此字象是古书的“桑”字,上面三个十字,下面一个十字,一个八字,合起来是个四十八。”这一说,群臣都有所悟。”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我皇四十八年。”一个大臣高兴地叫了起来,众臣也都附合着,都说这是玄元皇帝显灵,送来宝符,可庆可贺。
唐玄宗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当即把开元的年号改为天宝年号。并在一个月后,将埋藏灵符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当然,田同秀也因此而升了官。
这件事记载在《资治通鉴》上。对于“灵符”一事,司马光同时写道“时人皆疑宝符同秀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