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

(2014-10-11 10:38:14)
标签:

圣保罗书院

校舍

校长

圣保罗

校训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圣保罗书院(St. Paul's College)是基督教香港圣公会创办的一间传统名校,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补助学校之一,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只收男生.。该校中学部校舍位于中西区半山般咸道67-69号,小学部则已迁离西区,落户于港岛南区薄扶林域多利道777号的全新校舍。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

曾任圣保罗书院院长的傅兰雅   傅兰雅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海斯镇牧师家庭,就读于伦敦海布莱师范学院。他自幼向往中国,后受聘前往香港任圣保罗书院院长。 傅兰雅1863年至京师同文馆担任英文教习。1865年,南下上海任英华学塾教习。1868年转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并主持馆务。1874年,参与创办上海格致书院。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首位华人校长夏永豪      担任校长38年,是该校任期最长的校长。夏永豪校长任内为不少教育议题发声,为立法局议员,任内提倡学校转行直资。

 

据正式记载,该校于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献显示,早于1841年,创办人史丹顿牧师已开始在英国筹集款项,并于1849年创立圣保罗书院。起始之时,该校只有一位导师及九位学生。现时,这间全日制学校大约有1,700名学生就读,学生成绩优异。现任校长为甘纳德博士 (Dr. John Kennard)。2014年5月14日,圣保罗书院校董会宣布校长甘纳德博士将于本学年离任,到波兰华沙英国人学校担任校长。校董会感谢甘纳德校长的贡献,圣保罗变得更加国际化,加强学校大规模翻新工程。校董会将成立校长遴选委员会。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英国外相贺维夫人及港督卫奕信夫人到访圣保罗

学校校训为“寅畏上主是为智之本”(圣经箴言》一章七节及九章十节;拉丁文翻译为“Timor Domini Principium Sapientiae”,可见于早期的毕业证书);一般认为,英籍的创办人及校长特别采用中文校训,旨在凸显这所华人英语学校作中西桥梁的角色。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同学会谢雨川泳池落成启

而学校的旧校训是“恭敬天主,爱人如己”。

办学宗旨如下:

  • 向学生灌输对生活及世界积极和健康的态度,及宣扬基督教的讯息。
  • 使学生建立公民意识,务求使学生认识人权自由公正等概念,以成为负责任和有对社会有贡献的市民,。
  •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以独立方式学习和解决困难,发掘学生的创意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及以使学生拥有中文英文的沟通能力。
  • 提倡终生学习及训练学生对资讯科技的能力。
  • 鼓励学生发展对体育音乐方面的技能。
  • 鼓励学生认识艺术和发展对艺术的才能。
  • 促进师生、家庭及社会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学生对尊重别人意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 训练学生面对逆境情绪问题的能力。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1960年代的正

圣保罗书院的校董会于香港拥有特殊法律地位;一般学校的校董会乃根据香港《教育条例》来运作,但圣保罗书院的校董会早在《教育条例》订立前已经成立,故按照当时香港法律所要求,根据香港立法局(现称立法会)在1962年制定的《圣保罗书院校董会法团条例》(香港法例第1102章)及其附例运作,是香港少数的且非常罕有及珍贵的法定组织学校。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1957年的教职员

《圣保罗书院校董会法团条例》言明该校宗旨:“秉承英国圣公会所宣认并现由中华圣公会(按:今香港圣公会)所继续的具改革特色和传扬福音精神的基督教宗旨,向华人青少年提供以英语进行的现代通才教育”。

圣保罗书院校徽由扇贝、牧杖、钥匙、打开的书、皇冠、十架及校训组成。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1911年的学生合影

前校长夏永豪曾于校刊《弘道》撰文阐释校徽各部份之含意,并由中文科老师卢广锋撮译:

  • 校徽与香港圣公会徽章图案相似,表示圣保罗书院是香港圣公会开办的学校,并且一开始就和教区会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扇贝”是朝圣者的标志。像古代的朝圣者,圣保罗的学生是积极的行动者。离开学校后,他们一方面在所到之处传播新的思想和处事方式;一方面在生命的历程上令自己和他人的属灵生命更丰盛、更深切。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校徽

  • 牧杖”是牧师给予他人关怀和引领的象征。这种关怀包含用实际行动表示关心一个人身体上、社交上、心理上和灵性上的健全发展。对别人表示这种关怀应成为圣保罗学生的做人目标。
  • “钥匙”代表天国之钥。所有基督徒都可以为任何人开启天国之门。
  • “打开的书”令人想起圣经,圣经是打开给所有人去读的。打开的书也提供知识,而获取知识正是上学的目的。
  • 皇冠”是东方的皇冠。朝见圣婴的东方三博士都是王者,旧说他们来自波斯或阿拉伯,但也许来自更远的亚洲。这也是生命之冠,上帝应许给予爱祂的人。皇冠又和基督的王者身份有关,对邪恶之战,最后胜利必然属于基督。
  • 十架”象征自我牺牲。十架提醒我们神爱世人,基督继续活着并战胜一切。十架是基督徒的标志。
  • “校训”“寅畏上主是为智之本”来自圣经箴言》一章七节及九章十节。上学大部份时间用在求取知识,校训提醒不要忘掉求知识的最重要目的。校训使用中文别有深意。创校时办学的对象是中国学生,而融合东西文化并培养双语人才一直成为本校的优良传统。
  • 圣保罗书院校徽是学校的目标与传统的写照。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铁岗校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圣保罗书院的校舍位于中环铁岗(即今己连拿利,门牌地址为下亚厘毕道1号),即现时香港圣公会会督府所在地。当年圣公会主教会兼任书院校监一职,因此部份校舍乃主教之住所。现时该处外墙仍留有当年所刻的校名及旧校训“恭敬天主,爱人如己”。另于隔邻的港中医院地面置有创办人史丹顿牧师纪念碑。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圣保罗书院旧校舍,现香港圣公会会督府

二次大战时,圣保罗书院己连拿利校舍遭严重破坏,战后又被圣公会安排与圣保罗女书院合并成为圣保罗男女中学。其后,圣保罗书院于1950年复校,以位于般咸道的原香港大学圣约翰舍堂(St. John's College)、飞利女校前校舍的旧建筑物为校舍,并逐步建设新校舍。

香港著名学校----圣保罗书院

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出生于新加坡,3岁时随父回国,迁居广州市郊芳村,14岁进香港圣保罗书院读书,毕业后留港任高等审判厅及地方审判厅译员。1874年他带着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奋发走英伦,入林肯法律学院,习法律,开游学之先河”,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考取英国律师,所谓第一位“外国律师”即由此而来。他是中国第一位法学博士、第一位律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政治、文化奇人。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又是清末膺命修律的两大臣之一,还先后两任清朝驻美大使

 

2009年,圣公会宣布斥资8亿元保育中环建筑群,当中下列四幢与圣保罗书院有深厚渊源的历史建筑将予以保留及复修:

  • 会督府:建于1848年,现为一级历史建筑。建筑以花岗岩筑成屋基,两层楼高,单边后方有三层楼高碉堡式八角塔楼,属刁陀复兴式风格。原为主教居所及圣保罗书院最早期的校舍。拟保留作香港圣公会大主教办事处,内设博物馆,拆除近年新设的窗口式冷气机及楼梯,并为伤残人士加设设施。
  • 圣保罗堂:建于1911年,拟议为一级历史建筑,属哥德式风格。顶部建有尖长的塔楼,为中环早期为华人而设的基督教会。当时上层为礼拜堂,下层用作圣保罗书院课室。二战时,教堂被征用作日军宪兵训练学校。翻新后将全面对外开放。
  • 广杰楼:建于1851年,拟议为三级历史建筑。原为圣保罗书院南翼,是书院最早期的校舍。其后曾用作基恩小学校舍及圣公会刊物办事处。2007年复修,供明华神学院学生上课及住宿,并命名为“广杰楼”以表扬邝广杰大主教。拟保留作圣公会办公室和综合活动中心。
  • 前教堂礼宾楼 (马丁楼):建于1919年,拟议为一级历史建筑。楼高三层,又名马丁楼,原为圣保罗书院宿舍,后来为多位传教士居所。著名欧亚混血女作家韩素音曾居于此。日占时期,是许多来自中立国的基督徒避难之所。近年新设的窗口式冷气机及铝窗将予拆除。

圣保罗书院为英国圣公会首间在港建立的学府,该校与不少其他著名学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