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灵水村的千年古柏

标签:
灵水村灵水举人古柏灵水举人村 |
分类: 美景美图 |
灵水村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于西北部。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曾有刘懋恒、刘增广等众多举人出现,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举人村”。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灵水村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2005年11月,灵水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灵水只有200余户人家,但自古有崇尚文化的遗风。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到了近代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虽属一个较封闭的深山村落,但文化底蕴居然如此深厚,的确难能可贵。
正是这种对文化的认同,让灵水村颇有儒雅之风。自大明永乐八年(1375年)村中即有社学,私塾更是众多。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家中守孝的甲午科(光绪二十一年)举人,历任山西左云县、静乐县知县,吉州知州、候补知府刘增广倡导在木城涧玉皇庙建立新式学堂,此为北京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实为难得。灵水村中的新式学堂也在八年后兴建。[1]
灵水古代出举人,近代出学子,现代出名人,明清两代最为兴旺,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明初就建有社学,尊师重教,读书上进蔚然成风,出过22名举人、两名进士和10余名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得名“灵水举人村”。村前所立影壁“灵水举人村”为全国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书写。
灵水村北有一座小山岗,名为“北山”,山口处有一株千年古柏(侧柏),树冠平展,枝杈横生,树叶茂盛,宛如华盖,傲然独秀,被当地人美称为“京西灵芝”,为国家一级古树。当你在古柏树下仰观宛如华盖的树冠,满树的枝桠美得让人屏吸。
前一篇:京西古道
后一篇:明代皇家庙宇 紫竹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