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

标签:
玄妙观诸臣到董其昌人民蒙阴县文化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清代画廊的巨作《康熙南巡图》,它的主要作者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王翚(huī)。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称乌自由人、剑门樵客;因画《南巡图》称旨,康熙帝玄烨赐书“山水清晖”四字,所以又称“清晖老人。” 王翚出身于风景清幽秀丽的江南常熟一户绘画世家,从小喜欢绘画。他早先亲得太仓“二王”(王时敏、王鉴)的指授推许,经常博览大江南北的秘本精藏,对于古人作品,下苦功临摹,力追董源、巨然,醉心范宽,对王蒙、黄公望的山水取法尤多,对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的山水也多有会意。他的传世作品很多,如《千岩万壑图》、《溪山:红树图》、《断崖云气图》、《石泉试茗图》、《夏木垂荫图》以及《唐人诗意图》等,深得各家的奥秘,具有古朴清丽的特色。因此,王时敏在《西庐画跋》中称赞他:“石谷于画道研深入微,凡唐宋元名迹,已悉其精蕴,集以大成,声名惊爆海内。”
王翚生活在康熙年间,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调整了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因而使遭受前些时期战争破坏的农商工各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进入相对安定的局面。
《南巡图》在绘制前,先由王翚执笔画了草图12卷,呈玄烨过目。草因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本大致相仿,小有差异,尺寸比正本略小些。陈祖范《王耕烟先生墓表》记述王在绘画过程中的动作:“当绘《南巡图》也,天下高才妙手,成集都中,和墨濡毫,铺绢素,相顾缩,莫敢笔。惟觇侯王先生发口。先生曳草衣,占上座,瞪目凝神,良久, 乃授以意匠”。全图构思设计和树石的绘制当出自王翚之手,人物、动物、屋宇等则由杨晋和其他画家合绘。12卷巨制的《康熙南巡图》,经过王翚、杨晋等众多画家的努力,历时三年才告完成。图成之后,玄烨看了非常满意,给予王翚很多的赏赐,还要给他做宫,王翚婉言辞去,便和杨晋一起回到常熟。当他离京的时候,宫廷画家杨州禹之鼎作《石谷先生还山图》赠别,诗人王士祺等以诗题之。
开山庙
第三卷,绢本设色,描绘康熙南巡至山东境内的情景。画面开始为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出现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康熙在城墙上视阅,随从若干,城门大开,南巡的先行骑兵正从城里出发,行进于绵延的山丘之间,山势雄伟,草木葱茏。队伍翻山过、河,穿过村落,群山逐渐高耸、 险峻,画面出现了泰安州和泰山,康熙率扈从诸臣到泰山致礼。过泰山后,山势略趋平缓,画面至蒙阴县止。
无锡县
新安镇
苏州文昌阁、射渎、枫桥、寒山寺
苏州半塘寺
苏州关帝殿
苏州虎丘
虎丘
苏州闾门
闾门
苏州闾门、山塘街
苏州黄鹂坊
黄鹂坊
苏州玄妙观
苏州织造府
苏州浒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