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

(2014-03-11 16:41:58)
标签:

玄妙观

诸臣到

董其昌

人民

蒙阴县

文化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清代画廊的巨作《康熙南巡图》,它的主要作者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王翚(huī)。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称乌自由人、剑门樵客;因画《南巡图》称旨,康熙玄烨赐书“山水清晖”四字,所以又称“清晖老人。” 王翚出身于风景清幽秀丽的江南常熟一户绘画世家,从小喜欢绘画。他早先亲得太仓“二王”(王时敏、王鉴)的指授推许,经常博览大江南北的秘本精藏,对于古人作品,下苦功临摹,力追董源、巨然,醉心范宽,对王蒙、黄公望的山水取法尤多,对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的山水也多有会意。他的传世作品很多,如《千岩万壑图》、《溪山:红树图》、《断崖云气图》、《石泉试茗图》、《夏木垂荫图》以及《唐人诗意图》等,深得各家的奥秘,具有古朴清丽的特色。因此,王时敏在《西庐画跋》中称赞他:“石谷于画道研深入微,凡唐宋元名迹,已悉其精蕴,集以大成,声名惊爆海内。”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康熙南巡图》局部

       周亮工在《读画录》里说他:“仿临宋元无微不肖,吴下人多倩其作,装潢为陌,以愚好古者。虽老于鉴别,亦不知为近人笔,余所见摹古者赵雪江与石谷两人耳,雪江太拘绳墨,无自得之趣,石谷天资高,年力富,下笔可与古人齐驱,百年以来第一人也。”这些都说明王学习古人的专心与临摹古人的特长,当时的清初六大画家之一恽恽寿平对王,也表示了极度的尊崇和赞美,写下了“高云都入王郎卷,乱覆清溪八九峰”,“看君画石如云手,落纸精华已百年”。

  王翚生活在康熙年间,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调整了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因而使遭受前些时期战争破坏的农商工各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进入相对安定的局面。

       康熙皇帝玄烨为了进一步缓和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笼络江南的士大夫阶级,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64一1707)的二十四年之间,先后到东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他从北京出发,由山东江苏,泼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是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康熙为了要把这个“南巡盛典”记录下来,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的平民百姓中间,征求并选拔绘画能手来绘制《南巡图》,在首次南巡的第三年,王翚得到御史宋骏业、老师王时敏第八个儿子宰相王和孙子户部左侍郎王原祁以及词人纳兰性德、刑部侍郎徐乾学等人的推荐,于60岁花甲之年带了学生杨晋,到北京担任侍诏,主持《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

  《南巡图》在绘制前,先由王翚执笔画了草图12卷,呈玄烨过目。草因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本大致相仿,小有差异,尺寸比正本略小些。陈祖范《王耕烟先生墓表》记述王在绘画过程中的动作:“当绘《南巡图》也,天下高才妙手,成集都中,和墨濡毫,铺绢素,相顾缩,莫敢笔。惟觇侯王先生发口。先生曳草衣,占上座,瞪目凝神,良久, 乃授以意匠”。全图构思设计和树石的绘制当出自王翚之手,人物、动物、屋宇等则由杨晋和其他画家合绘。12卷巨制的《康熙南巡图》,经过王翚、杨晋等众多画家的努力,历时三年才告完成。图成之后,玄烨看了非常满意,给予王翚很多的赏赐,还要给他做宫,王翚婉言辞去,便和杨晋一起回到常熟。当他离京的时候,宫廷画家杨州禹之鼎作《石谷先生还山图》赠别,诗人王士祺等以诗题之。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出永定门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皇帝出巡卤簿仪仗

       《康熙南巡图》 第一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1555厘米,描绘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从京师出发的情景。车驾从北京外城的永定门到京郊的南苑,画面开始即为永定门,康熙一行已经出城,送行的文武官员,站在护城河岸边。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进,玄烨坐在一匹白马上,由武装侍卫前后呼拥,沿途路旁有舆车及大象。前哨越过一座石桥,抵近南苑。路边仪仗鲜明整齐,一直排列到南苑行宫门口,面幅到此为止。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济南府城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

开山庙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章夏镇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泰安州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蒙阴县

  第三卷,绢本设色,描绘康熙南巡至山东境内的情景。画面开始为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出现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康熙在城墙上视阅,随从若干,城门大开,南巡的先行骑兵正从城里出发,行进于绵延的山丘之间,山势雄伟,草木葱茏。队伍翻山过、河,穿过村落,群山逐渐高耸、 险峻,画面出现了泰安州和泰山,康熙率扈从诸臣到泰山致礼。过泰山后,山势略趋平缓,画面至蒙阴县止。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无锡惠山、锡山、泰园(寄畅园)、黄婆墩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无锡县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无锡县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新安镇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文昌阁、射渎、枫桥、寒山寺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半塘寺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关帝殿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虎丘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虎丘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闾门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闾门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闾门、山塘街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黄鹂坊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黄鹂坊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玄妙观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织造府
王翚与《康熙南巡图》(一)苏州浒墅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