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世界红万字会青岛分会)旧址

标签:
天下藏经楼正面大楼庭院文化 |
分类: 史海钩沉 |
红卍字会青岛分会旧址为一长条形院落,整个院落进深超过百米,建筑建于一宽大的巨大基座之上,整体为长方形凹字形二层,中心建筑为中国古典宫殿式传统建筑,外围是明瓦朱墙。前院建筑面积1889.24平方米,为罗马式建筑。总体呈回字形,地上地下各三层。中院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为歇山斗拱式建筑,是整个院落的主体。后院建筑面积674平方米,为阿拉伯式建筑。
前院建筑
始建于1934年至1940年的“万字会”旧址,现为青岛市美术馆,它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
后院为一精巧的阿拉伯式建筑,初为青岛红卍字会藏经楼,建筑面积674平方米。整座建筑建于一宽大的巨大基座之上,建筑为长方形凹字形二层,平顶屋面均有民族形式的长格门窗装配其间,整个建筑精巧别致。
青岛万字会中院山门
万字会旧址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罗马式建筑、伊斯兰式建筑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比较特殊的例子,三组不同中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院内配以花卉松柏,更显主体建筑的庄严肃穆,有着独特的园林风貌。
进了山门,回头看山门里面的楹柱上,有楷书的楹联:“渡化群伦同登道岸;沟通五教共驾慈航。”这里的“群伦”指大众、众生。“沟通五教”即红卍字会所提倡的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五教合一”
在大殿前的楹柱上有三副楹联,一副是行楷:“两阶敷文教,七旬咸格;大海静风波,重译来朝。”另一副隶书:“道本中平,兆造大同世界;化扩欧亚,会来万国冠裳。”此处“阶”为层次意,宗教中有“无为”
和“有为”两大层次,如同哲学中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层次。“敷”意为布置、铺开。“咸”为都是、全部之意。“重译来朝”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理想的和平境界。远方的“番邦”来中国朝拜,因为离中国太远,没有任何一个翻译同时通晓这两种语言,需要多重的翻译。用在此处,意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和平共处。“兆造大同世界”,“会来万国冠裳”的意思都与此大致相同。
在前院古罗马式大厦的中间两罗马柱上的楹联,以楷书题写:“胜地起重楼,高矗云霄,列宿众星拱北极;名山环渤海,远通欧亚,义楫慈航度东瀛。”这里的“重楼”指若干座大楼
在外侧两罗马柱上的楹联,是以隶书题写的长联:“依林泉名胜,成伟大功行,美哉轮兮,美哉奂兮,徥无为为有为,声教所暨,讫于四海;发慈悲心肠,
救诸劫痛苦,由己饥也,由己溺也,以先觉觉后觉,中外不分,视若一家。”上联中的“徥”为“是”字的古体。下联中的“由己饥也,由己溺也”意思是: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