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

(2014-02-05 17:44:40)
标签:

民国时期

景色

宿愿

童子军

创始人

分类: 岁月留痕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近代著名教会大学,它的前身是圣约翰书院。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 为实践其推行高层次教育的宿愿,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度恩书院合并,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圣约翰书院。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圣约翰大学校门
 

初设西学、 国学、神学三门课程。由于学生水平有限,采用国语、方言同时授课的方式。1881年,任英语教习的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提前全面以英语授课,首开中国教育史上英语教习之先河。1886年卜舫济长校后,将英语教学列为各科之首,并于1892年添设正馆;教授大学本科课程。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35年的纪念坊(正面)
  

1884年,该校得到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的巨额资助,兴建教堂一所,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1894年,该校建造了中国式的教育楼,为纪念创始人施约瑟主教而取名“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1903年,圣约翰大学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纪念坊背面
 

1906年学校在美国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1913年添设大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形成预科、本科、大学院三级敦学阶梯。1936年始招女生。后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医、农五个学院十六个系的著名大学,于1947 年向国民政府注册。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35年的树人堂。(圣约翰大学修建“树人堂”,当时命名是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人”一词。)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圣约翰为避战火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南京路大陆商场,不久与相继迁入的沪江、东吴、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1940年又迁返原址。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圣约翰座堂(1910-1920年代)
 

圣约翰大学首任校长施约瑟任期共10年,继位者卜舫济任期52年,一直从事教会教育事业。1941年,沈嗣良成为该校首任中国籍校长。其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加上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女生宿舍思孟堂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机加工车间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

机加工车间内景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35年的圣约翰大学校园景色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35年的圣约翰大学校园景色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35年的圣约翰大学校园景色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圣约翰大学行政楼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整修中的学校建筑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苏州和杭州职员的住处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为防止日军误炸,网球场摆放的大型木制国旗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第一任中国籍校长沈嗣良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17年某日的早操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女生在校园的休闲时间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课堂里休息的女生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校友会场景(1920-1930年)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29年校长卜舫济与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的原圣约翰大学学生合影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1917年圣约翰大学与南洋大学的足球比赛

民国时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圣约翰中学建筑(1925-1930年)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