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地标建筑   西四牌楼

(2013-09-23 18:19:37)
标签:

地标

二里

骆驼

老北京

年代

文化

分类: 岁月留痕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老北京的地标建筑 <wbr> <wbr> <wbr>西四牌楼

牌楼又名牌坊,多建于陵墓、庙宇、祠堂、路口和园林中。我国古代园林规划、建设上讲究格局和气势。牌楼是城市的装饰物。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年代建设北京城时,就在东四、西四、东单、西单、东、西长安街等处建有牌楼。这种布局使北京城更加雄伟壮观。城市牌楼对老百姓来说,是行路辨别方向的标志。西四牌楼处是东、西、南、北相同的十字路,每个路口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描金、油漆彩画、木结构的牌楼,檐下有如意斗拱。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书“大市街”,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仁”,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义”。《京师坊巷志稿》此记载有误,根据《日下旧闻考》中有关记载是:“崇文门北去里许为单牌楼,曰就日。又北为四牌楼,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宣武门北有单排楼曰瞻云,又北二里有四牌楼,东曰行义,西曰履仁,南北曰大市街。”故西四牌楼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书“大市街”,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义”,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仁”。
老北京的地标建筑 <wbr> <wbr> <wbr>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一带的街道早在元代时已形成,但是由于元代记载大都城的史书《析津志》早已散失不全。所以,无法查证西四牌楼的确切情况。有的文章说,元代时西四牌楼就是繁华的商业街,那只是推测,没有可靠的史料做佐证,它不象积水潭和钟鼓楼一带的历史面貌,在《析津志辑佚》上有记载,而且在元人写的《大都赋》上也有记述。因之,本文写西四牌楼的有关商业历史只能从明代写。
老北京的地标建筑 <wbr> <wbr> <wbr>西四牌楼北平解放,入城部队宣传车经过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这个地方成为一个买与卖的商业街并开始繁荣起来,应从明代起。到了清乾隆、嘉庆年间,北京的商业经济十分兴隆。据《定例汇编》记载:乾隆三十年,“京城为辇毂重地,商贾云集”。西四牌楼在这个时期,马市、羊市、缸瓦市、猪市等都已出现、形成。因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驴和马。猪、羊是城市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交易昌盛。这是西四牌楼一带成为繁华商业街的第一个条件。西四牌楼南通西单牌楼、宣武门,北可达新街口,西至阜成门,交通方便,车马行人众多,促进西四牌楼一带商业兴旺,这是西四牌楼一带买卖兴隆的第二个条件。北京官民烧煤是由京西门头沟一带煤矿供应。明清时期的阜成门大街,到西四牌楼是运煤骆驼必经之路。因此,西四牌楼一带的商业繁荣与运煤骆驼队有关系,他们在西四牌楼一带打尖(休息喝水吃饭),购买物品。这是西四牌楼一带繁荣起来的第三个条件。
西四牌楼商业繁荣由店铺反映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清末民初时,主要店铺有:恒聚、永聚、永德聚、广聚和等炉房(熔炼金银的作坊),丰源长、源兴成、仁永顺、永源等米面铺,西广丰油坊,万魁干果海味店,兴隆馆、新顺号、天德馆、万隆号、泰源楼、东顺局、广来号、东永利、马陈号、新泰号、东和泰、南永泰、四泰号、西兴隆、聚兴号等猪肉铺,同和居饭馆、砂锅白肉馆等饭馆,阜升斋、普安斋等靴鞋铺,义和、天吉等首饰楼,佩德永、德源斋、永记、永明斋等钟表店,韫古斋古玩铺,开泰号、隆泰号、广大欣、泰昌号等茶叶铺,祥聚泰烟铺,天一堂、老玉和堂、仁和堂、怀德堂等药铺,宝兴香厂、东隆和、义成号等颜料铺,长顺染坊,丽丰祥、裕昌厚等绸缎庄,隆盛昌南货庄,东升和鲜果局等知名度较高的店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平更名北京成为人民的首都。城市迅速发展,为了改善道路狭窄,交通受阻的现象,于1954年该地区展宽马路时,将这四座牌楼拆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