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2013-09-04 09:45:02)
标签:

安徽歙县

鲍家

实例

向南

深意

分类: 史海钩沉

棠樾村,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有“忠、孝、节、义”,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外国看教堂,中国看庙堂,安徽看祠堂”。江南之地,村村有祠堂。在宏村我们看到了一个祠堂----汪氏祠堂,在棠樾我们又看到了二个祠堂----沉稳凝重的敦本堂,俗称男祠,和独一无二的清懿堂,俗称女祠。这些祠堂都坐落在民居之中,它不但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还是族里开会之地,也是教书之地。祠堂墙上有许多画,和牌坊一样,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每一幅画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这种足以教育后代的典型案例,是要上祠堂墙展示的。套用现在的话说,祠堂又是德育基地了。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清懿堂女祠建于清代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是棠樾村大盐商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创建的,借以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同样做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清懿堂”三字巨匾高悬在享堂照壁正中,出自书法家鲍珍之手,清懿堂前悬挂的“贞孝两全”横匾,为清代名人曾国藩所书,而其中的“两”字里还暗含了一个“求”字。意指贞孝两求全,贞孝求两全。堂以“清懿堂”为名,取的是“清白贞烈、德行美好”之意。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独一无二的清懿堂,俗称女祠,坐南朝北,五开间,三进,马头墙,整个祠堂结构紧凑,造型流畅,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雕镌典雅瑰丽,尤以门厅外之八字墙,满饰砖雕,玲珑剔透,华采纷呈,被誉为“徽地祠堂砖雕之最”。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女祠占地面积818平方米,面阔16.9米,进深48.4米,五开间,三进,依次为门厅、主厅、寝堂与享堂,整座建筑以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外观为主要特色,惟有后进部位为歇山式阁楼。双天井设计既可保证祠堂内部的采光、通风,更寓示着“妇女也顶半边天”的深意。

 

    祠堂一般都是坐北朝南,惟独这女祠堂是坐南朝北。这种大相径庭的构思来自《易经》“男乾女坤、阴阳相悖”,既为女祠,当然得与男祠相反。同时,北堂古为母氏所居,坐南朝北,旨在颂扬母恩母德,可见女祠设计之良苦用心。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沉稳凝重的敦本堂,俗称“男祠”,原名万四公公支祠,始建于明嘉靖末年,至清嘉庆已“晦昧摧剥”,鲍志道和子漱芳鸠工重建,嘉庆辛酉(1801年)告峻。祠向南,三进五开间,进深47.11米,面阔15.98米。砖木石结构,门厅原为五凤楼式,现已改建,二进廊庑也已拆毁,天井尚 保存完整。享堂大厅构筑宽敞,宽五间,明、次间深用四柱、梢间五柱,山面六柱,前后檐用方形石柱,全堂彻上明造,抬梁与穿斗式构架结合,前檐步做成成船篷轩,明次间后金柱上装有灰漆屏门16扇,上刻邓石如隶书<<鲍氏五伦述>>全文。敦本堂的结构简洁明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雕饰不繁,朴素大方。祠堂里立有皇帝上谕碑,充分显示了当年棠樾鲍氏家族的显赫。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五凤楼门厅,整个祠堂的结构简洁明了,银杏为柱,樟木作梁,砖、木、石雕洗练不繁,处处透露出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显示着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祠内现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庆上谕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实例。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安徽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