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玩铜炉之美,品其之韵

标签:
之美仿品优劣造型官作文化 |
分类: 岁月留痕 |
古人爱风雅,故有书有画,其中也少不了铜炉的身影,作为香薰用途的铜炉在不同的朝代也在悄然变化着。炉器大约开始于汉代,随着唐代的佛教盛行,其作为熏香容易也风行于民间,而明清时期则是其黄金时期,故所出之炉精品居多。现今收藏界铜炉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宣德炉了,无论是品相还是造型,这一时期的铜炉均有各自的特点。
铜炉从工艺上讲分为:官作和民作。官作有故宫的宫廷造办处和福建造办处两大类。我们平时看到的铜炉一般是民作为主 从造型上有冲天、蚰耳、桥耳、凤耳、鬲式、兽耳、绳耳较为常见。马槽、九思、筒式、钵式等其他花式炉。从皮壳分有枣红、梨皮、蟹壳青、翠绿、等等。从质地分有黄铜、红铜、乌铜、雪花金、鎏金和贴金,等等。
在众多的藏品中,铜炉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
一、在古代铜的价值比较贵的,故古代的钱币一般以铜为材质。
二、铜炉在古代不光是佛前烧香所用。其实也是古代文人的玩物。
三、也是古代的计时器,古话中所说的“一柱香时间”就是这个道理。
象头耳连座炉
目前,虽然民间留存下来的古代铜炉数量较多,品种也较为丰富,但通常是鱼目混珠,优劣掺杂,那么如何区分优劣?
首先看型和款,再看工艺和铜质。好的炉子一般线条多是很优美的,比例多是很到位的。我们平时常听到炉子越重越好其实是不正确的,好炉拿在手中的感觉是适中的,因为很多炉子是拿在手中玩的。一般情况下贴金和鎏金炉档次多较高。
现在市场上的铜炉仿品较多。首先从铜质上区分老和新,然后看内堂修胚和款的工艺。铜质上讲古代和现在在的成分是不一样的,炉经过几百年的的使用以及空气的氧化会产生一层包浆,铜质也会更加的熟,这一点是现代无法仿制的。古代内堂修胚是用舵轮为工具的,现代大多为电动机器代替。老炉子的款分为铸款和刻款,铸款的模具有泥胚和蜡模两种,现代一般为电脑刻模。
元末掐丝珐琅象耳炉,故宫博物院藏。炉为铜胎镀金
明代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明铜蚰龙耳圈足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