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何朝宗瓷雕文昌帝君造像(图)

(2012-08-06 15:5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史海钩沉
明代何朝宗瓷雕文昌帝君造像(图)

福建德化窑瓷雕驰名中外,尤其是明代一代宗师何朝宗的作品,更被世人视若珍宝。这件文昌帝君瓷雕出自何朝宗之手,是其塑像中的精品之一,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院。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这件瓷雕高43.7厘米,底宽19.2厘米。作者以熟练的雕塑技巧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赋予文昌以鲜活的生命,使之更加世俗化、生活化,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器宇,至今仍洋溢着感人的艺术魅力。衣纹刻划线条深秀,简洁潇洒,变化多端且柔和流畅。文昌帝君头戴唐巾(又称进士冠),两巾角缚于后分垂颈肩;国字形脸庞,丹凤眼,大耳,嘴角四周裂缝填充须髯;身穿宽袖长袍,正襟危坐,左手执玉如意,右手自然下垂,两足蹬靴微露;上胸袍领外翻,内露交角衬衫;袖臂衣身下摆各随手足之势,或弯曲转折,或突起拖曳,或深陷掩映,极富层次变化。整件瓷雕胎白,坚实厚重,釉呈乳白色,质感莹润。塑像背部钤方形阳文篆书“何朝宗印”四字印章。

   何朝宗为明代德化著名的陶瓷雕塑大师。据《福建通志》记载,何朝宗“善陶塑像,为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相传他深具名士习气,技艺精益求精,所塑之作品,非高度艺术绝不轻易传扬,但一经认可传出,即盖印在后,以志识别。因此,他的瓷雕作品不多,“得者如拱璧”。当今珍藏于世的何氏作品屈指可数,价值连城,此件就是其中力作之一。

 明代何朝宗瓷雕文昌帝君造像(图)
何朝宗的作品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魁力。善瓷塑,长于佛教人物,现存带有他名款的观音、达摩瓷塑像以德化窑作品居多。其观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种形式,而达摩像仅有坐立两种形式。有《渡海达摩》等传世,塑像表现了达摩渡海时身着长袍,拱手胸前,双目圆睁,长耳下垂,赤足,立于海浪之上,形象准确,生动传神。

       何朝宗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较少,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佛教人物居多。何朝宗的作品,非常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经常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表现主题,例如他的《达摩渡海像》,达摩被置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上,双手合抱在胸前,双眸深邃,凝视远方,东渡弘法的抱负和决心,被艺术家表现得恰如其分。同时,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瓷塑艺人,吸收了历代雕塑的长处,特别是继承了唐代表现佛像艺术的绘画风格,使得塑造的观音、达摩等造像很有唐代的韵味,形象既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富有人情味。

  朝宗瓷塑,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美如脂玉,质感强,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雕塑“盘膝观音”、“达摩”,泉州市文管会收藏其“渡海观音”,均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珍品。国外发现的“坐式观音”,和民国时代由莆田县流落日本的2尊瓷观音、1尊达摩,被美国掠走的伏虎祖师,以及保留在莆田县民间3尊瓷观音和文昌帝君像,均为上乘珍品。何朝宗除擅长瓷塑观音佛像外,还兼制精巧雅致的香壶、小瓶等可供玩赏的用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家。他的高超技艺,一直流传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