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装产业密谋搭配——正在兴起的视觉传达新方式

(2013-12-02 10:30:05)
标签:

创意搭配

服装搭配

时尚

分类: 服装搭配

http://s7/bmiddle/001v13T2gy6EFJbDgc646&690

“目前,店铺内的视觉传达一般会比较注重橱窗陈列这一块,可以说是终端陈列最看中的一部分,其次就是店铺内的海报以及服饰的陈列方式,服装公司现在对陈列都很看重,所以,走在商场里,会看到很多店铺的橱窗都很漂亮,这对于竞争来说,有喜有忧……”

                                               ——销售主管Mary Yang

“橱窗的陈列,一般是每一次换一个主题;然后店铺内的服饰陈列比较多的会按照色彩走,陈列更多的是对店铺中的一种空间规划,用空间美感的呈现来达到视觉吸引的效果。”

                                        ——陈列师Celine Wu

 

“单款设计出彩越来越困难,可能是大部分的服装企业所走的灵感选择和趋势来源路线都一样吧,大家都在同一个源头看流行趋势、去同一个秀场,所以,最后各个品牌出来的款型都大同小异,在订货会上冒出爆款太难了。”                       

                                               ——设计师Kaven Song

 

视觉营销已经成了服装行业内公认营销方式,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也发现了视觉营销上的一些新问题,比如就像Mary Yang说的,她所谓的“忧”就是:大家的橱窗都很漂亮,我怎样才能在橱窗的视觉传达上更胜一筹呢?或者说:橱窗的视觉传达在现在的白热化的服装市场竞争下,是不是已经没有那么凸显的作用了?这么说下去,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真的是橱窗已经不那么具有竞争力,那么服装企业又应该去找什么样的新途径……

 

Mary Yang:我现在想问一下Cleine:就是你们陈列师对于目前自己的职业内容是怎么看的,我们做销售的可能不会那么懂陈列的具体内容。

 

Celine Wu:我们做陈列在终端一般注重的地方一个是橱窗,这个是重中之重;另一个就是店铺服装的陈列秩序与方式。橱窗是每次根据不同波段的服装来策划主题,而店铺内的陈列则一般会按照色彩来做,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一种终端店铺空间的展示方式,就是怎样将品牌主题通过终端的橱窗和服饰的陈列来在空间里进行展示。

 

Kaven Song:是不是陈列关注的是品牌在空间规划,就像设计师关注的是服装在人的规划一样?

 

Celine Wu:差不多就这意思。

 

Mary Yang:那你对我刚刚提到的问题,就是关于现在服装公司陈列都做的很好的问题,作为陈列师,你怎么想的?

 

Celine Wu:呵呵,首先,我能不能说“鸭梨山大”……但是也是事实,因为陈列从国外引进国内也好多年了,服装企业对他的认识和运用已经很醇熟了,在市场刚刚起步的阶段,陈列作为一种终端视觉营销的工具,服装企业都非常受用,对于Mary提到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有些感受,但是,一方面觉得陈列的创新度需要再提升,另一方面,有些关于服装以及服装的搭配的知识面和实际操作技术需要扩展,因为,经常会发现,我会摆衣服、会设置灯光、会做主题系列的橱窗设计,但是对于服装我束手无策,就连橱窗里人模上的搭配方式我都经常会需要问问设计师……

 

Kaven Song:问设计师,其实设计师对于搭配也不懂,真心惭愧。我也和很多设计师朋友谈过这个,尤其在国内做设计,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自己的见识和思维有些局限性,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和同类风格的品牌经常会类似,然后还经常开玩笑说:同行们都心有灵犀……所以这也是设计师特别苦恼的地方。

 

Mary Yang:是不是因为设计师一般都会去同样的渠道找流行趋势和灵感呢?

 

Kaven Song:我正想说这个问题,业内的趋势网站大家都知道是那几个,然后每年的四大国际时装周,再近一点的韩国、日本等地的服装市场,大家都去这些地方,所以,同类风格的品牌设计出来的作品雷同和相似是常见的事,所以,设计师的思维需要开拓。

 

Mary Yang:其实,除了你们设计需要改善以外,我还有另一些问题:就是目前其实很多服装品牌的这个设计雷同化的问题是不能马上解决的,那产品同质化、没有个性要怎么处理呢?

 

Kaven Song:陈列吧……

 

Mary Yang:但是刚刚Celine也说了,陈列现在的效果在当下的市场其实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需要视觉展示的新方法,这么说吧,为什么做棉麻品牌的那么多,大众知道的就茵曼呢?而且茵曼只做线上交易,都没有陈列这回事,茵曼是在哪些地方赢过了别人?你们怎么想的?

 

Kaven Song:从设计上看,其实茵曼的设计不是那么出众,但是她整个的服装搭配和视觉形象的展示够特色。

 

Celine Wu:是的,那些场景的设计,拍摄道具以及模特的表情甚至其文化氛围都非常浓烈。

 

Mary Yang:就我做销售的来说,我觉得是茵曼的视觉形象传达契合了她的目标人群(18—25岁的女性)的一个心理需求,因为只有你真正打动了客户,才会让别人有购买的欲望,茵曼将自己的品牌定义为棉麻艺术家,然后所作出的服装搭配与组合和视觉形象非常贴合那一人群的心理,所以大家当然愿意买了。

 

Kaven Song:这么说,我和Celine得去学学怎么货品组合、服装搭配了……

 

服装企业竞争白热化,品牌多元化、服装同一化,橱窗陈列已经表现出日渐削弱的视觉营销竞争力,业内开始追求视觉传达新方式,而产品的重新组合使之成为更具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服装搭配就像是在一批雷同风格的服装中,让产品与产品能通过搭配和组合产生化学反应,激发他们的另一种风格特质和个性趋向,搭配可以说是一种设计工作,重新将设计师开发出来的服装进行二次设计,在同质化的商品环境下找到独一无二的品牌风格。所以,视觉传达新方式,服装搭配或许就是销售、设计、陈列都需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