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5《孔子庙堂碑》笔画与结构特点探析
(2014-01-04 06:22:16)
标签:
365孔子庙堂碑探析笔画结构杂谈 |
分类: 书法 |
《孔子庙堂碑》笔画与结构特点探析
一、
(一)整体感觉。前一部分较为开张舒展,后一部分显得含蓄内敛。
(二)行内调结。一行字内,多数字的多数笔画呈收缩态势,主要通过个别字的主要笔画来调节整行的氛围。例如:二十四页首行的“一”字统领全行,“之”字的捺笔次之。其它字一律较为团曲。第二行“大”的捺笔最为突出,“道”的捺笔也较为抢眼。其它字的笔画感觉总体平和,尤以“治,为,故”憨态可掬。
3. 无主笔:“不,王,仁,至,而,聖,以,知,然,顯,其,作,世,魯,微,壞,濡,累,皆,日,息,絲,自,漢,白,治,昌,習,茫”
二、粗与细:
(1) 横。“观,预,进,俦,载,鴻,運,相,質,預,魯,既,動,道,日,膺”
(2)竖。“無,機”
(二)单个笔画的粗细变化:
三、黑与白
四、断与连
笔画之间出现了连写的字有:“交,敬,相,微,敞,息,列,踵,遂,惊,教,錫,往,市,所,致,波,街,壮,被,空,册,兼,安”。
笔画断开的字:“山,法,缺,瑞,雲,御,海,含,直,焉,弱,垂,缺,屯,偃,造,之,濟,玄,鼎,北”。
五、 曲与直:
碑帖中绝大多数笔画都取了直势,给人以挺拔劲健、气宇轩昂之感。具体体现在横、竖、撇、捺、点等所有的笔画上。
(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