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梦:
梦里父母起床很迟,睡懒觉,而且我的孩子坐在他们床上,说我不是她的妈妈,他们(我父母)才是她的爸爸妈妈,这可能是什么潜意识呢。梦里有个女儿,眉眼都很清晰,但不认识。现实中我没有女儿,我,41是女的,有个儿子。
互动:
问:照顾子女,那是父母双方面的责任。不知道现实中的儿子父亲的情况怎样呢?
如果用格式塔的方法,那就要让梦中的女孩跟还睡在床上的自己的父母对话来探究,自己跟睡在床上的父母对话,还有睡在床上的父母跟梦中的女儿来对话,以及自己跟梦中女儿对话,女儿跟自己的对话,睡在床上的父母跟自己的对话,父母跟自己的对话。寻找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信梦中的孩子会讲我需要什么,而睡在床上的会讲本来我要做什么的,不过没有做。
答:他很少管孩子
问:老公支持你考吗?(封闭式提问)
答:他不管的
问:你认为老公对于你的考试,他要怎样做呢?(开放式提问)
答:那个说来话长,我对他主要抱怨是基本是我一个人带孩子,他对我的事业也没有过任何帮助支持。
问: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考试焦虑的梦。也可以通过梦来找出人看待事情与人的模式。对于你要提高自己,却没有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关注。这近似被遗弃。我感受到小孩要对睡在床上的父母讲,我要你们陪伴我一起玩,不然我会自闭了。
考试的焦虑是可以直接显示出来的,但是老公对自己不关注的冲突就被压抑起来了。所以一直大家没有问你的老公的情况,而你也一直不提出来,这可能是防御机制的作用。通过受考试焦虑来掩饰老公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相信对你也造成不悦的。当然也可能还存在着其它的焦虑到现在还没有呈现出来。
小结:
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一个整体先于人的经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地理环境:房子,床。
行为环境:我位于房子里边,父母躺在床上睡觉,孩子坐在床上。
家,房子通常人们讲家是心灵的港湾,床,是最能够给自己安全保障的地方。这样的地理环境说明事情是在自己的内心的东西,也是最希望保护的东西,而不希望让自己受到伤害。这也就是心理防御。
梦中的人物可以使用代号来称谓他们,1为父母,2为自己,3为梦中的女儿。
那么,我们进行下边的三步,探索他们各自的需求。
一、1对2,提出他的要求,提出他的需要会得到什么;1对3提出他的要求,提出他的需要会得到什么?1对自己提出他的要求,他们需要什么?
二、2也同样的对1、2、3提出他的需要与需求。
三、3也同样的对1、2、3提出他的需要与要求。
通过上述的三步,可以明显的得到一点就是:我需要你们给我机会,让我活得更好。而你却不顾及我。
而梦中的父母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形成的心理上的内在父母;小孩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上的内在小孩;自己是心理上的本我。
通过梦的替换机制,父母与女孩也可以替换成我自己。通过他们的需要与需求来表达我内心的不同的需求层面。
通过对梦者的互动,梦者目前面临着考试,由于需要照顾孩子和准备考试,而感受到考试前的紧张与焦虑。而造成考试的紧张与焦虑,是自己认为老公没有为自己的这次考试提供支持与帮助。
弗洛伊德在早期对歇斯底里症的治疗时使用了“通烟囱”法(通过对话疏导的方法,减轻和治疗患者的症状),解梦是弗洛伊德为了寻找引起症状的原因的方法之一。
今次的解梦提问者使用开放性的提问语句,对梦者进行提问,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而得出梦者隐藏和压抑的东西,而排除了表面的冲突,深入探讨了潜在的冲突。从而有利于了解了更深一层的潜意识。通过今次的提问,梦者能够挖掘到引起考试焦虑的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从而达到了通过梦揭示潜意识的目的。
当然这不是现在市场上的心理咨询,不方便和不具备继续探讨更深层次的潜意识的条件。
梦里父母起床很迟,睡懒觉,而且我的孩子坐在他们床上,说我不是她的妈妈,他们(我父母)才是她的爸爸妈妈,这可能是什么潜意识呢。梦里有个女儿,眉眼都很清晰,但不认识。现实中我没有女儿,我,41是女的,有个儿子。
互动:
问:照顾子女,那是父母双方面的责任。不知道现实中的儿子父亲的情况怎样呢?
如果用格式塔的方法,那就要让梦中的女孩跟还睡在床上的自己的父母对话来探究,自己跟睡在床上的父母对话,还有睡在床上的父母跟梦中的女儿来对话,以及自己跟梦中女儿对话,女儿跟自己的对话,睡在床上的父母跟自己的对话,父母跟自己的对话。寻找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信梦中的孩子会讲我需要什么,而睡在床上的会讲本来我要做什么的,不过没有做。
答:他很少管孩子
问:老公支持你考吗?(封闭式提问)
答:他不管的
问:你认为老公对于你的考试,他要怎样做呢?(开放式提问)
答:那个说来话长,我对他主要抱怨是基本是我一个人带孩子,他对我的事业也没有过任何帮助支持。
问: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考试焦虑的梦。也可以通过梦来找出人看待事情与人的模式。对于你要提高自己,却没有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关注。这近似被遗弃。我感受到小孩要对睡在床上的父母讲,我要你们陪伴我一起玩,不然我会自闭了。
考试的焦虑是可以直接显示出来的,但是老公对自己不关注的冲突就被压抑起来了。所以一直大家没有问你的老公的情况,而你也一直不提出来,这可能是防御机制的作用。通过受考试焦虑来掩饰老公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相信对你也造成不悦的。当然也可能还存在着其它的焦虑到现在还没有呈现出来。
小结:
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一个整体先于人的经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地理环境:房子,床。
行为环境:我位于房子里边,父母躺在床上睡觉,孩子坐在床上。
家,房子通常人们讲家是心灵的港湾,床,是最能够给自己安全保障的地方。这样的地理环境说明事情是在自己的内心的东西,也是最希望保护的东西,而不希望让自己受到伤害。这也就是心理防御。
梦中的人物可以使用代号来称谓他们,1为父母,2为自己,3为梦中的女儿。
那么,我们进行下边的三步,探索他们各自的需求。
一、1对2,提出他的要求,提出他的需要会得到什么;1对3提出他的要求,提出他的需要会得到什么?1对自己提出他的要求,他们需要什么?
二、2也同样的对1、2、3提出他的需要与需求。
三、3也同样的对1、2、3提出他的需要与要求。
通过上述的三步,可以明显的得到一点就是:我需要你们给我机会,让我活得更好。而你却不顾及我。
而梦中的父母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形成的心理上的内在父母;小孩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上的内在小孩;自己是心理上的本我。
通过梦的替换机制,父母与女孩也可以替换成我自己。通过他们的需要与需求来表达我内心的不同的需求层面。
通过对梦者的互动,梦者目前面临着考试,由于需要照顾孩子和准备考试,而感受到考试前的紧张与焦虑。而造成考试的紧张与焦虑,是自己认为老公没有为自己的这次考试提供支持与帮助。
弗洛伊德在早期对歇斯底里症的治疗时使用了“通烟囱”法(通过对话疏导的方法,减轻和治疗患者的症状),解梦是弗洛伊德为了寻找引起症状的原因的方法之一。
今次的解梦提问者使用开放性的提问语句,对梦者进行提问,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而得出梦者隐藏和压抑的东西,而排除了表面的冲突,深入探讨了潜在的冲突。从而有利于了解了更深一层的潜意识。通过今次的提问,梦者能够挖掘到引起考试焦虑的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从而达到了通过梦揭示潜意识的目的。
当然这不是现在市场上的心理咨询,不方便和不具备继续探讨更深层次的潜意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