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人间真情之一(老公不能理解老婆的行为)
(2011-06-05 01:06:57)
标签:
育儿中国娘家宽恕角色知觉杂谈 |
例:
一个妇人结婚多年了,先后生育了三女一子。在生育第三个女儿后,为了继续生育一个儿子,及养育能力上的问题,她不得不把其中一个女儿送给别人养,在婚后十年,经济上得到了好转,有可观的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生意上又开始惨淡经营,之后一直在家打理家务。
在前几年,她没有顾及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义无反悔先后多次出资给娘家,让娘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并且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信佛,经常去拜神烧香。家里老公与亲人对她的这些行为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同样家里的人也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
人在成长的过程所形成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行动。人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影响下,形成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然而许多父母也会对他们的子女讲着这样一句谎言:“女啊,我们对把你当作儿子一样平等的对待,我们不会分子女的一样平等对待的,你们都是我的子女,这个家都是你们的。这一种思想从小灌输给女儿,让女儿的思想上只认同娘家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而对于现时国情,女儿出嫁了,她就有可能不再属于这个家了,她变成是夫家的人了。当女儿的心中只有娘家时,她就面临着夫家及自己的新生家庭对她的那种思想的不认同,充满了怨言与否定。
二、
社会是互换的,当我们得到了,我们就必须去回报,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给予,来自父母的养育,一旦不回报,就会产生内疚,内心产生背叛父母的罪恶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同时也面临着年老与孤独的威胁,自己必需做出表率,为自己的子女做出榜样,让自己的子女按照自己做事的方式来做,否则你们就是背叛了我。你们就要受到我们的指责,就会受到世人的指责。
付出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由于早期生意顺利,后期生意上的不如意。为了让别人不担心自己的状况。让别人一样的尊重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为别人付出,通过付出来体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让别人继续的尊重自己,在别人的认同下,自己找回了自尊。
三、
由于重男轻女的原因,在原生家庭及成长过程受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女孩出生后有可能会被送别人养。这种被遗弃的恐惧,她在成长婚后,再一次出现在自己对女儿的送别人养的事情上。而早期的认知及后期自己的亲身的经历,为A女士的内心埋下深深的被遗弃的恐惧感,同时由于自己对娘家的回报,造成是自己家庭及夫家方面的怨言与否定,把A女士内心早而形成的对被遗弃的恐惧感觉引发出来,并且内心产生了对自己家庭的内疚与赎罪感。这样引发她内心的求赎心理。采取某些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宽恕。
四、
由于自己经历了把女儿送给他人养的事,由于自己生意上的不如意,由于自己全力的支持娘家的行为。所有的这些都让她内心心存内疚、自责。害怕自己女儿的指责、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失败、害怕亲人的否定。
拜神求福表面是为了求得神佛对自己的宽恕,这一行为的实质是希望别人能够宽恕自己的行为,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能够宽恕自己。由于自己无法说服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人时,她只能够通过求神,让神来宽恕自己。
同时通过拜神求福的过程认识到一帮有着共同需要的人,他们内心也是祈求神佛的帮助与证明的人。他们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陪伴,没有否定。她跟他们的交往得到身边的亲人没有给她的支持与认同。
角色知觉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来源于身边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