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献给妈妈的爱
(2010-03-08 09:19:35)
标签:
三八国际妇女节情感教育日本 |
分类: 校园随笔 |
【秋天同学写给妈妈的信】
妈妈
【秋天妈妈给秋天同学的回信】
秋天
【秋天妈妈在日本某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女儿放学回家交给我一份学校发的“升学出路说明会”的通知和资料。
女儿六年前来到日本,现在已经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很快将面临中考。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到初中毕业为止。高中又分私立和公立,学费相差悬殊。与私立高中相比,公立高中要便宜得多。但报考时,每人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万一落榜,则只能去私立高中。
看过资料后我问女儿:“你对升学的事怎么想?”她说:“决定报考船桥公立高中。”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其实,我早已为她做了选择:我们所在地区首屈一指的名门学校――千叶公立高中。它因为每年有25人以上能考入东京大学而闻名日本。女儿所在中学上届有5人考入该校,而她的成绩是在年级前5名以内,尤其是数学几乎一直是第一名。船桥高中虽然也是该地区很不错的高中,但是该校东京大学的入学率远远不及千叶高中。我问她为什么不选千叶高中而选船桥高中,她居然头头是道地给我罗列出一二三来,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船桥高中设有理科班,千叶高中却没有,而她对数理化最感兴趣,所以船桥高中对她来说独具吸引力。她还告诉我,她已经做过调查,还打算约同学一起去船桥高中理科班听一次课。听完女儿的陈述,我知道要说服她改变主意并不简单,必须做一番耐心的工作。不知从何时起我已逐渐意识到我和女儿的思维方式的差距已经在拉大。她不像我小时候那么听父母的话,常常振振有词地对我居高临下的说教进行反驳。就说最近的一次期末考试,女儿在全年级考第二,与第一名差9分,是差在社会科(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上。我告诉她要再加把劲,争取下次超过第一名。不料女儿却不以为然,说:“我这次考了440分,下次的目标是440分以上,而不是非要超过谁。”女儿没有竞争意识,多少让我感到了失望和担心,因为我知道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但事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她的想法不无道理:很现实地和自己比较,不盲目地和别人比较,从容地面对竞争世界。难道不是吗?与身边的人大争一日之长短,论一时之高低的时候,其思维,眼界和胸怀实际上也许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女儿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千叶高中?”我说“除了你有这个实力外,将来有可能进入东京大学。”女儿问我:“干吗总把东京大学挂在嘴边?”我说“因为它是日本第一著名的大学,也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女儿说:“那又怎么样?"我说:“如果有著名大学的文凭,就能真正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敬,路就会越走越宽,就能生活得快乐,幸福......。”在女儿不解的目光中,我感到有点儿底气不足。这时女儿反问我:“照妈妈的话说,如果不考或考不上东大之类的名牌大学就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了吗?”“......”我无言以对。
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是可悲的。久而久之,很自然地形成近乎本能的思维方式。而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似乎是通向理想殿堂的必经之路。据说对国内孩子进行抽样调查,将来希望成为硕士,博士,想当作家,音乐家,科学家乃至总理的不在少数,与日本的孩子形成的反差很大。记得我参加女儿小学毕业前的“雏鹰展翅”表演会时,其中有一个班的节目是请每个孩子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理想。没想到,厨师,理发师,运货司机,保育园的老师等等一些国内孩子根本不屑一顾的职业竟会是许多日本孩子的理想。当时,着实让我受到不小的震动。也许,这就是日本,这就是日本教育的魅力所在。我在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切实际,超出自己能力的冲天大志,将来带给孩子的是积极向上的动力呢?还是力不从心的重负,壮志未酬的失落呢?在日本的学校里,不评选三好学生,也不评选班干部,至于当班干部完全是自愿。即使是举办运动会,也只是分成红,白组对抗,不对个人进行表彰。其做法本身就是不鼓励学生出人头地,避免助长一些孩子的优越感同时造成另一些孩子的自卑感。学校给孩子创造的是一种平等放松的环境,使孩子们没有任何压力。日本学校对孩子的理想教育是让他们知道:只要能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只要努力去做,认真去走,都会有好的结果。
我的童年时代,正逢文革,失去了许多学习机会。虽然还算幸运赶上了恢复高考的机会,但仍感到失去的机会太多。我把自己没圆的梦寄托在了女儿身上,为她筹划将来,设计人生。从她3岁多起就让她学钢琴,接下来是参加演奏会比赛......此外,体操,画画等等恨不能让她无所不学。在我的操劳下,女儿的童年似乎过得很充实,然而,必须承认其代价是远离了童心,童趣,远离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可以自由放飞的世界。而我的这番心血对女儿来说不知是幸抑或不幸?
......
女儿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有妈妈的人生,我有我自己的人生,请妈妈让我自己来选择我要报考的高中。”
......
女儿睡觉去了,我却又想了很久。我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她在日本接受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次选择报考高中,女儿强调的是个人的兴趣,是发挥自己的潜能,而我注重的是学校的名声和一流大学的升学率。事实上,我考虑的与其说是完全为了女儿,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为确切。回头看一看几十年自己走过的道路,始终在追求完美无缺,经常是一味地跟着潮流走,缺乏自己的选择,往往把别人的追求当成自己的目标,把快乐当成时髦的衣装,不管对自己合适与否,有时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不是真的活得充实,有意义?
也许女儿说得对,她有她的人生,她有自己选择追求的权利,我若把自己的意志或需要强加于她会限制甚至会伤害她;也许我的好意会破坏她对自己成长和成熟的充分实现;也许我应该还给她本属于她的一片自由蓝天,让她从事有兴趣的活动,让她有能力充分发展成为她所能够成为的人。因为作为母亲,我不仅希望女儿出色,更愿意看到她的生活快乐和充实。异国教子,我尝到了另一番滋味。
面对女儿报考高中的选择,我感到自己同时还面临着对孩子教育方式的选择,面临着对自己一直推崇的人生价值观是否应该改变的选择。我该怎样做出选择。
后记:“妈妈的吻,甜蜜的吻……”秋天的母亲代表了一代母亲对孩子的心态,孩子的一路成长将一直有无私母爱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责任相伴。选择一种适合成长的教育方式,无疑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这个雪花纷落的日子里,不知道秋天同学和她的妈妈正在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