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融光寺

(2017-12-24 14:33:19)
标签:

柯桥

寺院

明代

融光寺

考证

话说融光寺

                                                孙伟良

“越中名蓝法席最盛,融光寺其一也。旧额‘灵秘’,正统间敕赐‘融光’。”(祁熊佳语)说的就是昔日古镇柯桥殿宇壮丽的融光寺。

宋嘉泰《会稽志》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僧智性于山阴县西三十里创建柯桥接待院,“日益增葺”, 规模胜昔,移山阴县西北安昌乡“灵秘”废院额,易名为“灵秘院”。智性高寿,年九十余“犹能领院事”。灵秘院一名灵秘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住持守基上人在寺之南造楼宇,取名“横碧楼”。翌年,守基上人嘱刘伯温(13111375)为之作文,是为《横碧楼记》,又赋诗一首,题为《柯桥灵秘寺即景贻基上人》,一文一诗,均载《诚意伯文集》。

朝代更替,兵燹之灾庵堂寺院首当其冲。明嘉靖《山阴县志》记述:“融光教寺……元末毁废。国朝洪武十四年僧海印重建,正统间赐经一藏,构重屋以贮之,赐今额。”之后方志,皆以“融光寺”立条目,如万历《绍兴府志》、清康熙《山阴县志》、乾隆《绍兴府志》、嘉庆《山阴县志》等等,检读文字,唯对寺名来由未及记述,略感缺憾。而笔者从祁熊佳遗文中得以获悉融光寺得名之缘由,亦纯属无意之巧事。

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述及《万窠庵记》,谓此文在清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四“寺观”引及。检索志书,仅载万窠庵“明万历间僧处空建,祁熊佳有记”。《中国古籍总目》显示,祁熊佳存世文集仅浙江图书馆藏抄本《小隐堂文稿》一卷。按图索骥赴杭查阅,却得见《融光寺修钟楼募疏》和《融光寺重修大殿募疏》两篇文章。

数百年前孤本古籍显系文物无疑,馆方规定查阅者不得复印、拍照;允许戴白手套、用铅笔抄写,经2013年夏初抄、2015年夏再次赴杭复核,两篇柯桥融光寺“募疏”悉数录存。“郡城之西有柯市镇,为瓯鄞吴越往来一大都会。镇有寺,旧额‘灵秘’,正统间侍郎王祐请敕大内,适日光映御袖,赐名‘融光’。寺有钟阁,钟声达数十里,……今兵燹后,山门钟阁变为瓦砾。”目睹珍贵史料,庆幸之情,无以言表。

祁熊佳,明代绍兴府山阴县梅墅村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官福建南平知县,兵科给事中,明亡隐于家。其童子时读书于融光寺,对柯镇之繁华、融光之兴衰了如指掌。康熙五十八年(1719)《绍兴府志》记载,熊佳嗜禅,明亡后,日与老衲蒲团相对,谈世外烟霞,或杜门苦坐,家居数十年以寿终。其笔撰“募疏”,可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灵秘寺易额融光寺,与“侍郎王祐”有关。王佑在《明实录》、《国榷》、《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均有记载,《明史》作王祐,附于《宦官一·王振传》。山阴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初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正统八年(1443)五月,由工部虞衡司郎中升为本部右侍郎。郎中为正五品,侍郎为正三品,越级提拔王佑,遭时人鄙夷。《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记述颇详:太监王振弄权专掌朝政以后,王佑便阿谀谄媚于他,因此得到越级提拔。王佑貌美而无胡须,善于察看王振的颜色行事。一天,王振问他:“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须呀?”王佑答曰:“老爷您没有胡须,小儿我怎么敢长胡子呢!”旁人听及,都很鄙视他。张元忭在万历《绍兴府志》卷三十三《进士名录》中,直笔记述“王佑,工部侍郎,阿媚阉官,贻笑士林”。正统十三年(1448)三月,王佑因父丧回老家山阴,十月被免工部右侍郎职。万历《绍兴府志》卷二十一“融光寺”条记载:“明正统十二年,诏从侍郎王佑言,赐经一藏,构重屋贮之,赐今额。”王佑在京城官场遭士林鄙夷,然对于家乡古刹融光寺,其功倒不可抹煞。

明万历年间,寺又倾颓,太学生王应遴发起募修,筑御经楼,殿南跨池建高迁台,濒市河曰放生池,寺极宏敞,国子监祭酒陶望龄撰《重修融光寺碑记》。

明清易代之际,融光寺又遭“兵燹”,旋重修大殿、钟楼。无奈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毁于火。五十八年僧铭治再募建。道光元年(1821)又遭火毁,再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尽遭太平军燹毁,光绪年间“起造大殿,旧寺重新”。上世纪30年代寺失火,仅存大悲楼。1949年尽拆除。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古刹融光寺最终完全消失,而存“寺岔”地名作历史印记。

 载《柯桥日报》2017年12月24日“蓝色鉴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