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只能默默存在吗?
史提芬周
上周五有感而发写了篇 “男孩危机”其实是父亲的危机,阐述了父亲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男孩危机的一个原因。文章收藏数比较多,而且评论中很多要转给孩子爸爸看看,说明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父亲教育的作用。但我觉得还不够,即使是担负了很多育儿责任的爸爸,在文章后面的留言,也是要父亲默默存在就好了。
父亲教育只能默默存在吗?在养儿育女方面,同样需要担负重大职责的父亲们,为何屡屡靠边站,即使参与,也是藏在心底,默默的付出?
从很多男人的角度看,很多做了爸爸的人就是觉得养育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情,所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统统推给了孩子他妈。几年前有个春晚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来家访的老师说:“你也许不认识我。我是孩子的新班主任。”郭冬临说:“没关系,老的我也不认识。”老师说:“你是不是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你的孩子了。”郭说:“陪孩子?多花点时间?我是男人呐,我是户主啊,我有事业……陪孩子,谁不想啊?可厂长谁陪啊?不陪厂长,谁给我发工资?没有工资,怎么养活这孩子?让他上学、买书、买书包……”父亲们上班忙事业,下班忙应酬,周末忙打麻将、忙聚会,或者干脆蒙头大睡以免打扰……但是谈起父爱来,也都会说,“我没有不爱他啊,我给他的父爱一点也不少啊!不照看他不陪他玩,不等于不爱他啊。我出去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我有当父亲的责任啊!”
从女人的角度看,从孕育生命的那天起,注定了女人要比男人多付出。很多女人习惯了一个人抚育孩子,不愿意丈夫插手孩子的事情,有意无意间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了。父亲在照顾、养育方面如果不主动靠前,主动帮妻子分担,长久下去,就会造成一中错觉:孩子在成长期间,不需要父亲的照顾。这些父亲会认为,当父亲的只管出去赚钱养家,孩子大了,才需要父亲的出谋划策和指点。
母爱很伟大,母爱非常重要,但母亲教育有它的价值,父亲教育也有它的意义,二者可以形成互补,却不可互相替代。而且“家庭教育嘛。男人来做女人来做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观点也不可取。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从做父亲的那天起,我就主动担负起父亲教育的职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每天尽量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有效时间,饮食起居要操心,游戏玩乐要费心,内心情感要关注,性格品质要培养……好多事情要做呢!
担负了同样教育使命的父亲,不能再默默存在了!沉默是对现状的默许,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要更加积极地倡导父亲教育,在育儿的百花园里,爸爸们不再是奇葩,不再是异类,母亲和父亲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合力为孩子创造着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那个时候则是家之大幸,国之大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