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唱黑脸,爸爸就得唱红脸吗?
史提芬周

通常晚上八点半左右,嘟嘟一边听着音乐或者故事,一边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昨天晚上嘟嘟一直不睡,在大床和小床之间来回的翻滚和跳跃,后来虽然躺床上了,还和爸爸妈妈说了“晚安”,但依然不睡觉。
媳妇由于这些天一直下了班之后,还要听培训课,比较累,让我把灯关了先睡觉。这下子嘟嘟炸开了锅,大声地哭着要求开灯,我安慰嘟嘟要睡觉了,得把灯关了。但嘟嘟依旧不停,声嘶力竭地哭着,要我把灯打开。嘟嘟的态度惹恼了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的媳妇,她对着嘟嘟吼了两句,嘟嘟的哭声更大了,很委屈地喊着:“爸爸啊!”看来是想寻求爸爸的帮助和慰藉。我摸着嘟嘟的头,试图安慰他先不哭。这个时候不能和媳妇一块批评孩子,也不能当孩子面挑媳妇的问题。
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嘟嘟二姨听见他的哭声,开了门进来。她是我媳妇舅家的孩子,虽然我们叫二姐,但年龄比我们大了二十岁。我们的父母都年龄比较大,而且身体不太好,所以请个亲戚过来照顾嘟嘟,我们白天上班也放心一些。但问题随之而来,我们的年龄差距,导致她对待嘟嘟更像是隔辈亲,她对嘟嘟的好是我们放心的,但随着嘟嘟越来越大,越来越顽皮,溺爱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她冲进来抱起了嘟嘟,“这咋把孩子弄成这样的,哭坏了可怎么整?”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嘟嘟一见来了救兵,本已渐渐平息的哭声突然放大了,像诉说冤情一样嚎啕大哭。媳妇示意我把嘟嘟抱走,我也认为此时不应该过分地渲染。一个唱黑脸,另一个马上唱红脸,会让孩子根本记不住自己的错误,他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我过来抱嘟嘟,虽然嘟嘟平时喜欢我抱,但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倾向于娇宠他的二姨。但我还是把他抱出了房间,他尖利的哭声似乎要掀翻房顶了!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带着他在电脑前,看了一集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前半集他依然故我地哭哭啼啼,后来就投入到剧情当中去了。这期间,嘟嘟有尿也不和我打声招呼了,直接尿到了我的裤子上!看了十分钟左右,他的情绪平和了,我抱着他到另一个房间,也许是刚才哭累了,很快他就进入了梦乡。
媳妇在那边问,“嘟嘟睡着了吗?”,“嗯,睡着了。”这才安心地睡觉去了。但估计内心也有一些不满和一点点内疚。
嘟嘟还有三天就二十二个月了,随着他的长大,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想做一个称职地父母,当以身作则,理性和感性兼备,当父亲的要履行父亲的职责,当母亲的要履行当母亲的义务。在晚上的这起哭闹事件当中,让我思考起了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是唱红脸还是黑脸呢?这个红黑脸又该由谁来唱呢?
都唱红脸,容易主张孩子的傲气;都唱黑脸,容易导致孩子恐惧。所以很多家庭煞费苦心地分别扮演起红黑脸。传统意义上,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的比较普遍,而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女儿是父亲的第二个情人,儿子又可以跟父亲称兄道弟,所以很多父亲都扮起了红脸的角色。
在子女教育上的态度出现分歧,几乎家家都出现过,处理不好,将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对孩子的行为和性格造成不良影响。大家熟知的《红楼梦》中的教育子女的故事就很耐人寻味。著名的公子哥贾宝玉的家长分为两派:他爹贾政为首的严厉派,贾母和王夫人领头的溺爱帮。贾政因为宝玉的“不肖种种”,要揍宝玉,王夫人和贾母都以死相逼,弄的贾政又是下跪又是检讨的。宝玉最终学会了见父亲说官话,见母亲说人话的本领。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在幼儿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主见,还不具有完全的明确的是非观念,如果父母意见不一,一个唱黑脸,另一个马上唱黑脸,更有甚者在孩子面前,将分歧公开化。孩子无所适从,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们的一方,那么持正确观点的父亲或者母亲所作的努力就完全无济于事了。
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默契,观点要一致,而且要步调一致,像伙伴一样做父母。要想达到父教和母教的默契,我认为一下几点建议值得每一个父母亲思考。
要有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任何问题时,都要保证孩子的权益。有的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当着孩子的面就吵架甚至厮打,将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好性别角色的功能和示范作用。要互相补台,不能互相拆台。不要因为意见分歧在孩子面前顶牛,也不要同时站在孩子对立面,你一言我一语地斥责孩子,使孩子陷入无助和恐慌。
妈妈(爸爸),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地诋毁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之心,使孩子对另一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信任,让家长丧失了威严。
严父要严中有慈,慈母要慈中有严,对待孩子的态度一致。都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水的温馨,山的深沉,水的柔情,山的伟岸。孩子在山水之间,体验到了合力的爱,才能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长点滴: 首页推荐:
宝宝的奇言妙语很雷人
奶爸育儿的那些尴尬事
遭遇宝宝的叛逆期
养儿养女到底哪个更划算
痛苦离别三十天,惊喜成长一个月 (出生故事)青葱与老树皮
与闹独立的宝宝斗智斗勇 富养穷养,嗮养孩子花销有感
该拒绝外人给宝宝东西吃吗 灰太狼老公的悲惨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