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场合,给孩子把尿就不道德吗?
史提芬周
早晨,看到新浪首页上的一篇博客文章 当众给孩子把尿不应该 ,看了之后,感触很多。编辑把这篇文章放到新浪显眼的位置,也许是在强调公众场合给孩子把尿不道德。但是,看一看这位博主的措辞:
"晚上,不知道怎么的小BB哭得如丧考妣的,那母亲就端着他把尿,对准的正是那个垃圾篓”
"我各种呕吐,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翻遍包包找出一瓶香体露,遍身喷洒,以消除那种味道。"
“身为母亲或许觉得方便,身为旁观者却是倍感恶心。”
身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深知出门在外,一个人带孩子是多么不易。小孩子哭,怎么能被形容如丧考妣的?不给孩子把尿,任凭小孩在那哭吗?很多小孩即使穿上尿不湿,也不愿意尿到里面去,因为那种感觉相当的难受!(况且很多尿不湿的质量不好,有的会露到外面去)那么小的孩子还不会控制自己的屎尿,不可能像大人那样等到了厕所在尿,这一点,即使没当过父母,也应该懂得吧?
当然,这也许会牵出另一个话题,该不该给孩子把尿,这一点的争论可能相当激烈,尤其是中西方的观点完全不同。很多家长支持不给孩子把尿:把尿是强迫孩子排泄,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更有“纸尿裤会影响男宝宝日后的生育能力”、“把尿会给宝宝造成心理阴影”等等骇人说法;也有相当多的父母支持把尿:把尿可以让小宝宝们摆脱纸尿裤的束缚,远离尿布疹的困扰,让他们更舒服一些。这让很多年轻的妈妈无所适从,把尿也不是,不把尿也不是,更有人把当众给孩子把尿推上了道德的审判席!
困扰一:把尿真会给宝宝造成心理伤害吗?
其实这种观点多来自西方。西方专家认为:“大小便训练”要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准备好后再开始,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所以在西方国家经常会看到三四岁还兜着纸尿裤的宝宝,那么西方这种“不着急”的效果又如何呢?许多西方孩子由于已经非常适应纸尿裤,因此在排便训练中使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和逆反,从而加剧了父母的急躁情绪,有统计表明大小便训练居西方儿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因此,“中式把尿”已经在一些西方父母中悄然流行开来。
困扰二:宝宝多大才能把尿?
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训练,太早的刻意训练可能会影响到宝宝性格的发育。当然,如果宝宝在尿泡泡方面比较有规律,也不妨早些试试,但最早也不要超过6个月,因为太小的宝宝脖子、背部都不够结实,很容易发生危险。
困扰三:宝宝把尿要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硬给宝宝把尿。宝宝在两岁以后,身体和肾脏才能发育完全,他们才会对大小便产生自控意识。在此之前,宝宝的大小便多为“随心所欲”状态,如果硬给宝宝规定排便时间,强行把尿,只会影响他们的发育。所以,把尿要等宝宝有排便欲望时再进行,如果宝宝有反抗表示则应立即停止。
困扰四:公众场合,如何做?
孩子太小,出去玩的时候,应该尽量穿纸尿裤。虽然很多人没有开口说出来,但像开头那位博主那样的也不在少数。作为爸爸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要注意环境、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如果要把尿,最好能将尿或者粪便处理一下。
但无论怎样,我觉得当众把尿还涉及不到道德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一是爸爸妈妈在外面给孩子把尿时,如果有可能,尽量到厕所;二是周围人也请多一些宽容与谅解,即使你这辈子不想当父母,也是从孩子长大的;三是环境的改善,在公共场合或者交通工具上,多一些便于婴孩的措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