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史提芬周
史提芬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40
  • 关注人气:24,4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家长如何处理小孩打架【亲子博客首页】

(2009-02-23 00:33:35)
标签:

育儿

教育

恶性事件

嘟嘟

家长

分类: 宝贝计划

            由两起恶性事件反思家长如何处理小孩打架

                                          史提芬周

   反思家长如何处理小孩打架【亲子博客首页】

    (图片取自网络,与文中案例无关)

   那边看守所躲猫猫事件还未平息,这边小孩子玩躲猫猫游戏也出事了!难道真的要:珍爱生命,远离躲猫猫吗?

 

   此事依然发生在云南,2月21日晚上9点钟左右,在昆明市闹市区金马坊商业街开店的两家店主,因为孩子们玩“躲猫猫”时发生争吵,引发两家人激烈争吵,一方家属甚至拿刀将多人杀伤。为孩子之间的小争吵,卖鱼的一家人与街对面卖三七的一家人发生打斗,造成5人受伤。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他们见人就刺,我们这边没有一点准备,5个亲属被刺伤了。”三七店主阮女士介绍,其实整个事情就只是因为双方的小孩在一起玩“躲猫猫”,她家的3个小孩与卖鱼家的2个小女孩一起玩耍,可能小女孩被她家的孩子敲了一下,被卖鱼的商户看到便不满了,对着孩子骂了起来,于是双方家属便发生了争吵。谁知卖鱼的商户3人拿来刀子,看着她家的人就刺,刺伤人后便跑了。受伤的5个亲属中,医生已经对两人下了病危通知书了。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马上联想到几天前看到一篇帖子由孩子的打闹居然演变为刑事案件 。说的也是类似情况,他们小区两个四岁的小孩在一起玩游戏起争执,各自向爸妈哭诉后,家长在小区门口发生口角,此事并未结束,第二天,一方的家长找来两个带凶器的帮凶,将另一家的爸爸和舅舅打倒受伤入院,自己也被警方带走。

 

   以上两个案例,家长做出了极坏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孩子之间玩游戏打闹,最后大人也参战,导致冲突升级,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也并不罕见。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只能是火上浇油,孩子今天刚争吵,过两天又嘻嘻哈哈地玩一块去了,而大人吵起架来,如果没有理智的一方存在,就会越打仇恨越深。起因都是因为特别心疼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在家都是像宝贝一样宠着,怎么能容许其他人碰我孩子一个指头呢?所以,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谁敢动我孩子,我就跟他拼了!这么想的家长大有人在。但更应该想想,和孩子打架的也是小孩子嘛,这样大人式的激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本不适合小孩,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

 

    小孩子打架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大人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身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这些天,一直在痛苦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在吸取了其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一下我对小孩子打架的看法。

 

   关键一点,家长要根据打架的年龄段采取恰当的措施。

 

   0到1岁,小孩之间身体还没有接触,不存在打架问题。

 

   1到2岁,能自由行走和运动了,刚开始学话,见到小宝宝都感到好奇,会主动去抓和摸。嘟嘟在游乐园玩的时候,大部分都不太会玩,别人玩什么,就跟着去凑热闹。比他大的孩子把玩具捧在怀里不给嘟嘟玩,嘟嘟走过去,抓人家小女孩的鼻子!被小女孩的妈妈还有嘟嘟妈妈乐呵呵地拉开了!

 

    3到4岁了,“打架”其实是一种假现象。3岁幼儿还不会熟练地使用语言去和同伴交流,他们常常用形体动作表示意图,如拍拍这个小朋友,拉一拉另一个小朋友。他的实际心态是要和那个小朋友打个招呼、沟通一下,而对方往往会认为别人在打他。这时候,家长应该有所了解并应用正面语言引导孩子,避免负面强化。比如:孩子对妈妈说:嘟嘟打我了。妈妈可以说:"咦,嘟嘟昨天还对我讲最喜欢你呢!肯定是闹着玩,一不小心碰了你一下。"用这样的语言可以淡化孩子恐惧的意识,反而觉得"妈妈说得对,嘟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会打我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4-6岁幼儿来说,孩子之间没有真正的矛盾。“打架”现象绝大部分是为了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幼儿园里,孩子间都是非常真诚的,他们所谓的矛盾,无非是为了争抢某件漂亮的玩具,为了争着为老师做事,为了争着做值日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妨和幼儿聊聊天,让孩子说说事情的缘由,告诉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自己为了要同伴的书,先打了对方对方才还手的,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你用打人的方法灵不灵,既然不灵就别再这么做,应该和小朋友商量:"可以借我看看你的书吗?"再去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家长要教孩子融洽地与别人相处。 

 

    幼儿园里不排除有个别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家长应教给孩子解决方法。当了解到没有任何原因,孩子便遭到袭击时,这就不排除班里有个别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勇敢去面对并自己试着解决,如告诉孩子:他再欺负你时,你大声地问问他:“为什么要打小朋友,你这样做对吗?”但是不要轻易动手。还可以教孩子,发现自己解决不了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会有好办法解决的。

 

   孩子受了欺负,大人通常会很气愤,但在气愤之余,一定要妥善地处理问题,帮助孩子顺利解决,为孩子做出好榜样,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