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摄影墨小盒峨眉报国寺 |
分类: 美丽中国 |
图/文:@墨小盒_
我想,可能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在峨眉住了几天,天下名山的入口走过了几回,却一次也没有去峨眉金顶,可能就是太随意了,反而并不在意终点会去到哪里,于是,我花了两天时间,一路徒步上山,也只是去了伏虎寺和报国寺而已。
在峨眉的第一天,我在去峨眉山的半路上被酒店的经理成功拐去了罗目古镇,恋恋不舍从罗目返回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夜色将至也没能阻挡我的脚步,我依然我行我素的去伏虎寺走了一圈,一直到闭寺才乘坐最后一班车下了山,第二天起了个早,是下了决心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一路到山顶,不辜负峨眉山的等待。
我来的时候,好像又是阴差阳错的赶上了淡季,早晨起来后一路步行,从花园城酒店徒步到峨秀湖,从峨秀湖徒步到天下名山,又从天下名山徒步到报国寺,路上居然也没遇见多少人,不急不慢的走,峨眉的气候特别好,这里仿佛跟东北差着一个季节,冰天雪地到鸟语花香,整个人就特别的喜欢。
院子里的枫叶开得特别漂亮,远远的看去,火红一片,甚是惹人喜爱,很多人站在栏杆旁欣赏这等美景,除了我还有僧人,还有在大殿旁等着唱经的人们,枫叶在这里真的是长疯了,有一条路特别美,不时从哪个角落里都会伸出一枝火红来。
还记得从我说要去峨眉山,就很多朋友半开玩笑似的劝说着可千万别出家,或许是佛缘太深,或许是不舍走得太快,于是一点也不出乎意料的在我拍照的时候,遇见了寺里的僧人走过来聊天,我是乐于聊聊天的而且我也并不急于赶路,就从相机聊到摄影聊到生活,甚至还聊到了每个月的工资,那时才了解到真正的僧人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富得流油。
聊着聊着就聊起了皈依我佛的事情,这时候僧人便笑了,他说,皈依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也是要看佛缘的,如果没有佛缘,意愿再强烈也根本不会实现,还有修行的清贫和很多世俗的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承受的事情,比如天不亮的理佛诵经,甚至还有的人出了家后每日疾病缠身,后来终于还是搬出了寺院还了俗,这样也是佛缘不够,我也笑说,恩,这样我就放心了。
峨眉山的天气好像大多时候都湿湿的,尤其是走进山中的寺里,那么多那么高的树林环绕着有点密不透风的感觉,仅有极少数的光会撒落下来,虽然这样,并不会觉得冷,后来不知不觉有些凉意的时候,一看时间,居然又到了要夕阳西下的时候,这才道了别,稍稍在报国寺里走了一会,就准备下山了。
大门的旁边有整整一面墙上都是满满的许愿牌,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喜欢去看都有些什么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愿望,近些年来,祈愿家人健康平安的真是越来越多了,想来,是以前那么多不太懂事的孩子都已经在慢慢长大了,就像曾经一直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的80后,不知不觉开始带起00后的孩子们进入职场了。
在我的心里,从来不以去过多少地方为炫耀的资本,我更喜欢走到那生活中去,就像这样的一个下午,只坐在寺院的长椅上,聊聊天,听听唱经,然后日落之后随意找家小店吃串串,这种融入才是我一直喜欢着的旅行。回到酒店后,不禁跟大家说起,依照这个速度来看,峨眉山至少需要一周甚至一周以上,我才会一步步走到金顶去吧。
旅行TIPS:
峨眉山是通票,不管是想去一个寺还是两个寺,只要是想去到万年寺或者金顶就要买通票,当然了,个人觉得非常不合理,这样的规定让那些想要去万年寺还愿的人如何是好呢,另外每个寺都名有小门票,峨眉山的佛教文化非常浓厚,走在其中,有静心的时候,当然了,要特别小心那些淘气的小猴子。
图文原创,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微信&QQ:16190654
作者简介:
华盖创意、VEER中国、五洲图片库签约摄影师,新浪旅游摄影名博,搜狐自媒体人,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艺龙旅行专家等等,80L公益组织成员,曾坐客新浪微访谈【我在拉萨天气晴】,旅行摄影撰稿人,作品散见于《环球时报》《中国国家地理》《风景名胜》《深航机上读物》等。
热爱旅行,并愿意分享给更多人,痴迷在路上的感受,偶尔做做美食。
执迷旅行、人文风光摄影和美食,很乐意成为你路上的明灯,也更乐意与你同行。
更多即时分享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