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认识钟表》教案
(2020-04-04 12:45:11)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育空间 |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表,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爱惜生命和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按要求画指针。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呀?
放录音(今天是3月3日,交通广播天丰支持的880帮帮您)下面请听天叔叔说些什么?
放录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北京时间9点10分,这里是880帮帮您继续为您播报,现在是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0351-96388……
可能大家不熟悉,其实96388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它不仅伴随着司机师傅,还陪伴着宅在家里的朋友们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每天播放的最新疫情信息,让大家心中有数,宅在家更有利于早日战胜疫情,正常去上班上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几点上学呀?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掲示课题:认识钟表(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钟表
(1)出示放大的钟面
(2)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1~12这些数,并随着数字的位置比划下时针走的方向。刻度,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2、初步认识整时
(1)你会读这个钟面上的时刻吗?(7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出示试一试三只钟,问:这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观察:这三只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针都指着12)
(4)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认一认下面的时间,并说说这一时间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
(6)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会儿就学会了看时间,那你会在钟面上拨时间吗?
三、练习
1、先说出钟面上是几时,再写一写。
2、在钟面上分别拨出3时、 9时和12时。
3、下面的计算,你能在1分钟内完成吗?
4、做一做,填一填。
1分钟写字( )个?1分钟跳绳( )下
?1分钟踢毽子( )下?1分钟你可以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试一试。
5、一部儿童电视连续剧,播放1集的时间是20分钟,播放(
)集的时间是1小时。
6、一节课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7、在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穿一次防护服需要的时间是1(
),快一些的也要20(
),在护理病人的医护人员最少要坚持4(
),大多数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服都是7、8小时的战斗着,更多的要10来个小时,看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同学们,战胜疫情,人人有责,珍惜生命,保家爱国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现在的任务就是上好网课,停课不停学,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与锻炼身体相结合,以好的状态迎接线下的学习早日到来。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含育人价值)
本课内容主要是苏教版教材第二单元《时、分、秒》中的第一课时,教学《认识整时》。通过情景引出钟的画面,要求学生说说在钟面上看到了什么,同时明确: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接着以7时的钟面为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认钟表的经验,通过交流明确: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是7时。同时学会记录7时的方法。
本课内容的育人价值在于:在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穿一次防护服需要的时间是1(
),快一些的也要20(
),在护理病人的医护人员最少要坚持4(
)。停课不停学,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学生有生活经验,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三、教学目标(含育人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表,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爱惜生命和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本课的育人目标是:现在的任务就是上好网课,停课不停学,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呀?
放录音(今天是3月3日,交通广播天丰支持的880帮帮您)下面请听天叔叔说些什么?
放录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北京时间9点10分,这里是880帮帮您继续为您播报,现在是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0351-96388……
可能大家不熟悉,其实96388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它不仅伴随着司机师傅,还陪伴着宅在家里的朋友们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每天播放的最新疫情信息,让大家心中有数,宅在家更有利于早日战胜疫情,正常去上班上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几点上学呀?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掲示课题:认识钟表(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钟面,进行疫情期间的思想教育。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钟表
(1)出示放大的钟面
(2)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1~12这些数,并随着数字的位置比划下时针走的方向。刻度,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2、初步认识整时
(1)你会读这个钟面上的时刻吗?(7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出示试一试三只钟,问:这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观察:这三只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针都指着12)
(4)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认一认下面的时间,并说说这一时间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
(6)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会儿就学会了看时间,那你会在钟面上拨时间吗?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说说在钟面上看到了什么,同时明确: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接着以7时的钟面为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认钟表的经验,通过交流明确: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是7时。同时学会记录7时的方法。
随后的“试一试”呈现了1时、6时、9时、11时的钟面,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再写一写”,帮助学生进步掌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三、练习
1、先说出钟面上是几时,再写一写。
2、在钟面上分别拨出3时、 9时和12时。
3、下面的计算,你能在1分钟内完成吗?
4、做一做,填一填。
1分钟写字( )个?1分钟跳绳( )下
?1分钟踢毽子( )下?1分钟你可以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试一试。
5、一部儿童电视连续剧,播放1集的时间是20分钟,播放(
)集的时间是1小时。
6、一节课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7、在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穿一次防护服需要的时间是1(
),快一些的也要20(
),在护理病人的医护人员最少要坚持4(
),大多数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服都是7、8小时的战斗着,更多的要10来个小时,看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想想做做”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表示整时的方法,逐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练习主要是通过说说、写写、拨一拨、画一画等具体活动,帮助学生巩试对整时的认识。
四、总结
同学们,战胜疫情,人人有责,珍惜生命,保家爱国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现在的任务就是上好网课,停课不停学,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与锻炼身体相结合,以好的状态迎接线下的学习早日到来。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思想教育。
五、教学反思
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极其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充分渗透了思政教育,教育学生停课不停学,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们在家不能得到及时反馈,课堂不能及时调节。
六、教学点评
二年级高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 一课,整体感觉整堂课层次清晰,过程流畅,亮点不少。
1、本课开始教师由时事导入,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有关时间、有关看钟表的经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认识钟表层次:认识钟表中的数字环节。高老师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用手指一指、用手边指边说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1-12”个数字,认识时针、分针环节利用自制钟面演示,通过动手指一指的活动,更好地区分了时针与分针。
3、认识整时这一层次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舍得花时间,
反复强调“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通过在情境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展开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体会整时的表现形式以及认读整时的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练习层次,通过拔一拔的活动,动手,动脑;采取竞赛的形式,学生参与程度高。
5、在整堂课中,教师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6、课的尾声,在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穿一次防护服需要的时间,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思想教育。
教学中,也有存在不少值得探讨与商榷之处:
“1-12”个数字时,应该对“3、6、9、12” (上、下、左、右)在钟表中的排列位置加深认识。
前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
后一篇:愿意为你少吃点,只要有你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