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优化共育时代新人
(2018-12-04 18:43:33)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育空间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培养教育孩子要多方协调配合,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家庭和学校教育思想和行为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培养出时代新人,同时,学校的教育形象也会蒸蒸日上的,即家校协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校赢得良好的口碑!
一、培养信任
目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不和谐的现象很多,学校发展仍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家长挑剔学校,埋怨学校,社会误解学校的现象很突出,认为学生学不好都是学校的责任,教师的责任。面对这一现实,辩解是没用的,除了更加努力地练内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还应该主动做家长和社会的工作,创造和谐的外部教育环境,赢得广泛的支持。
1、建机构 增添信任
我校根据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比较多的实际情况,每学年初成立家长委员会,任期一年,每年进行轮换,这样能够促使更多的家长进入家长委员会,唤醒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到。学校建立由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管理网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家长学校工作网络,在这样的机制依托中,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工作得到保障,每学期初制定家长学校计划时,家长学校工作小组全体成员一同商议,群策群力,使家长学校工作更趋民主化、规范化。
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程度与家校合作活动的参与有关,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认同学校教育。让他们知道学校在干什么,怎样干的为什么。学校办学理念、思路、规划、重大教育教学措施、一些新的举措、新的设想、新的方法等都通过各种渠道通报给家长,使人家认同和接受,让家长为学校宣传,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学校专门在每层教学楼设立了为家长提供帮助的家校合育中心。
2、参与评议、决策。
我校每学期要定期向家长发放《学校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含教育教学评价,教师课堂评价等方面,让家长和孩子们,对学校和教师背对背地进行评价,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师授课的真正评价和意见,以便学校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和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对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便学校全面地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学校将“家长满意度”纳入了绩效管理,也就是让家长、学生来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学校的工作,监督教师的教育教学,监督学校校风校纪,家长参与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绩效挂钩。
学校每年趣味运动会,雷打不动的项目就是教师和家长混合编组的拨河比赛。
在我校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宝贵,也尝试着开发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我校引入多元的社团家长导师,引进家长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家长的职业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使活动生动有趣。
3、利用好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的召开,是我校的家校协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的召开家长会的方针是:重在沟通,充分引导,明确教育方向,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成才。本年度,我校共召开了两次家长会,过程设计合理,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校园开放日是家长参与度最广的活动,学校要精心准备,邀请家长观看学校活动,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家长可以自由观摩课堂,认真听取家长意见,解答家长的疑惑,通过这些手段,点燃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
家长会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家长会使他们获得了许多先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他们在尊重和关爱孩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同时家长们表示,将更加注重与教师和学校的沟通和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家庭教育讲座。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和目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有目的的安排讲座。本年度,共进行了题目是《学习弟子规,提升自我修》的公益讲座。通过讲座,让家长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随时掌握孩子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谈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建议家长,每天和孩子交流不少于半小时。
二、以心育规
我校开展以心育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与家长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个案,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提升。针对学生心理的特点和实际遇到的共同性心理问题,开展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的一门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团体辅导活动,由学校心理专职教师或心理专家,每学年分年级进行学生心理讲座,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始正式进行团体辅导活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第一站内容“我自信、我快乐”,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自卑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训练,已经初步取得成效,部分家长给学校送来了锦旗。
每个年级家长学校形式不尽相同,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做孩子选对的父母”、“做有效的家庭教育”等家长比较关心,涉及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和乐享小学生活等问题展开,可缓解新生家长们的紧张情绪,懂得如何富有成效地在家庭教育上正确施力,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对于其它年级而言,家长学校的开展则采用学校与年级、班级相结合的方法,我们会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讲座内容,如面向高年级家长举办的家长主题式论坛,每次家长会中安排的一个由班主任向全体家长做的家庭教育菜单式讲座等,“父亲教育进家庭”。
三、网络平台
从2008年开始,我校就开展“博客领路,提高素质”活动,一至坚持至今,历经七个年头,学校博客走过了四个阶段:普通博客(日常记录)、教育博客(点滴记录教育内容)、网络教研博客(以教学研究为主),目前正处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博客。
按照《滨河东路小学网络教研管理制度》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两篇教育随笔或教学心得,加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滨河东路小学少先队员之家博客圈,旨在加强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逐步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同步的教育网络。目前,我校教师博客总访问量已经达到近45万次,人均2万多次。
我校数学高洁教师,代表杏花岭区参加太原市十佳“博客”评比,又代表太原市参加山西省的“十佳”博客比赛,获得山西省第十八名的好成绩。学校关于博客特色活动的材料被收录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学术科研究中心出版的山西教育风采经验集中。
此外,我们在学校学生圈子中《家教随感》栏目中,专门收集了许多专门从网络中找到的家教信息,相信家长、教师阅读后,一定会对家庭教育有新的认识,如:家庭教育:“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教师、家长之必读、孩子“小马虎”问题在家长等内容,家长通过登陆并学习这些学校精心准备的文章,一定会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注意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能主动配合教师工作,相信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共建和谐校园;家校联手,形成合力,为孩子共创一片蓝天。我校将不断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力度,推动学校努力使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者、协同者、促进者,带动家长知教育、懂教育、会教育、爱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合力共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