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合寺

(2017-09-14 15:20:19)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
     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的中林山上。寺内供奉着和合二仙。和合寺依山而建,共分四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为石券窑洞式禅房四间,第二层为和合寺大殿遗址,第三层为两套间地窨式石砌闭关洞,第四层为观音堂遗址。如今,和合寺犹如圆明园一般,我们只能从它的残垣断壁中,回望它当年的辉煌。
    我去和合寺的时候,正是盛夏,那里真的很凉快,周围的山上有很多松树。说句实在话,这里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因为知道的人少,不收门票,有很多地方需要重建,关于它的很多资料都是从网上找到的,这里有一尊大佛,还有很多碉堡……所以有种探险的味道。在这里修行挺苦的,和合寺是个很有文化内涵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的整理。
    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窝,形如海碗,窝内常年蓄水,人称九莲灯,传说夜深人静,有九仙女自水中出,歌舞石上。现和合寺现已损毁,但大石犹存,供人凭吊。和合寺周边生长有万亩柏林,此处柏树树干纹理多为左扭,人们称此种柏树为“左扭柏”。
和合寺


 ‘ 和合’是指和睦和顺和谐,以及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的意思。用儒家的思想就是‘和为贵’,也是现在所说的‘双赢’。‘和合二仙’是神界管理人世间人际关系和男女情缘的神。”清代雍正时,曾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民间亦多以此二人为“和合二仙”。和合寺所供奉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和“拾得”。
     寒山是个文艺僧侣,不分场合喜欢吟诗作对。尽管他的诗很美,可是由于他脾气荒诞,人们对他还是敬而远之。拾得是个可怜人,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抛弃,是寺庙和尚慈悲为怀把他捡到山上,在给他受戒后就让他到厨房帮忙。拾得与寒山非常要好,常常给寒山拿食堂的饭菜吃。后来寒山干脆到了拾得的寺庙做和尚,两个人的感情变得更加要好了。两人都是非常有文学修养的,常常一起吟诗,后来有人把他们的诗编成了书籍。这两位僧侣把僧籍转到了苏州,到寒山寺修行。因为他们两的这种兄弟感情得到了世人的珍视,所以人们就让他们当了象征友爱的爱神。等到了清朝,皇帝陛下亲自下旨把他们二人封为和合二仙。
     寒山寺是他们最终落脚的地方,在寺庙里不仅供着他们的木雕雕像,还有著名大画家为两人绘制的画像石刻。在佛殿的最后面,还有他们的诗。每年过年的时候,有大批的外国游人来到寒山寺拜和合二仙,给自己和亲人的婚姻讨个吉祥的意头,毕竟和合二仙寓意就是夫妻生活和谐。
和合寺

和合二仙的故事
关于山西晋中榆次乌金山镇和合寺和合二仙的故事版本有很多,挑一个最具童趣的讲。很久以前,在华山上住着一个修道者,他带了两个徒弟专心修炼。一天他寻找药材时碰见了两个穿红肚兜的胖娃娃,天真可爱,惹人欢喜。娃娃一起帮助他找药,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两个娃娃就消失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那两个娃娃总是莫名出现,又突然消失。他为了弄清楚这两个小孩是谁家的,就趁着那娃娃专心帮他找药草的机会把早就穿好的针线别在了娃娃的肚兜上。等到第二天,他特意早去,在丛林里仔细找着那根针,可是他发现那根针别在一个人参上,在它的附近又找到了同样的一株人参。高兴的修道者把这两株人参采回去精心泡制。次日,他又要出去寻药,就对他俩徒弟说这锅药要煮七天,期间不能揭开锅盖。两个徒弟按照老道士的吩咐做,等到第五天的时候,他们两人觉得有些奇怪,平常师尊让他们煮药都是会在旁边教授的,怕他们出个闪失。两人越说越觉得奇怪,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心,揭开了药锅。一看,惊喜万分,原来那煮了好几天的人参变得非常大,而且很香,两人情不自禁地捏了一块尝,惊呼出声,觉得世上再也没有那种滋味比它更强。最后把那人参吃得干干净净。等到了第七天,老道士回来,一揭锅,什么都没有了。光看着两徒弟的表情他就知道怎么回事,抄起火棍就要打,徒弟连忙逃走。两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后来贴在了华山的一面石壁上,后面追来的老道士看见后直接吓得跌在了地上。
从此之后,华山的石壁上就有了两个人影,人们把他们称为和合二仙。现在你在华山从特殊角度观看,依旧能看得见。这就是关于山西晋中榆次乌金山镇和合寺和合二仙的故事。
和合二仙图
山西晋中榆次乌金山镇和合寺和合二仙图经常被挂在传统的结婚庆典上。图中的和合二人是两个童子,圆润可爱,扎着丫髻,露出兴高采烈的表情。一个仙童穿着红衣服,拿着一朵并蒂莲。另一个仙童穿着绿衣服,拿着一个盒子。并蒂莲和盒子在古代都是美好吉祥的象征,从画中的盒子飞出来的蝙蝠也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在图画上,古人们还会题上四句诗,诗的大意也是对新人的祝福。和合二仙图不仅可以是纸质的,有些匠人也会把和合二仙图画在瓷器上。在清代有工匠就把关于和合二圣的故事给画了出来。那个工匠在瓷器上画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旁边有只喜鹊口中携着一封书信。这幅图较为特别,跟和合二仙图不一样。那它说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有传言说唐朝有叫万回的,去战场看望当兵的兄长竟在一日之内就完成来回,要知道那可是有万里之遥。后来世人感动于万回的兄弟情深就把他看成了和合神。
其实在后来的山西晋中榆次乌金山镇和合寺和合二仙的传说中,二仙是僧侣,可是和尚的画出现在婚礼上比较违和,人们就把和合二仙图中的主角改成了两个童子。再经过一些艺术加工,就成了现代人所熟知的和合二仙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榆次老城
后一篇:七里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