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自评

(2009-10-20 10:23:57)
标签:

长方体

正方体

教育

说课

分类: 教育空间

  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以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以前我们学习过长方体,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长方体(出示课题)。

(二)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面的特点
    1
、拿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后,问:它是什么图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讨论特点,并说明你怎么证明?
    
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
   
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
   
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
      ……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2
、在你们分出的长方体中,有没有特殊的类型。学生汇报:

 1)有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而且2个正方形大小相等,4个长方形大小也相等。
  
2)有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方体或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

  3)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有没有一个长方体有4个面都是正方形,2个面是长方形的呢?[ 从一般的长方体到特殊的长方体,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猜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
、自学课本1-2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2、小组活动。
   3
、汇报:长方体是怎么准备材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准备材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
通过观察讨论准备材料制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结:
    本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