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五策略——20250627
2025-06-26 21:28:51
中证500,近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5%,反弹速度不算慢,成交额也有放大的迹象,接下来1个月主要关注涨幅是否超过4月9日那一波(+14%)。
科创创业50,本轮反弹速度是不可能超过“924”那一波的,但现在反弹的绝对速度也偏慢,需要适当地加速;
至于本轮反弹的累计涨幅能否超过“924”那一波(以收盘价计算是51%),既然速度慢,那显然就需要很长时间,目前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其实2024年以来的反弹,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反弹力度的问题;
港股是2022年就提前反弹的,反弹已经持续了长达2年零8个月(甚至可以说接近尾声了),但反弹力度仍然堪忧,距离2021年高点相当远。
个人观点,就A股和港股整体而言,不像是牛市(刷新2021年高点),而是大级别的反弹(不刷新2021年高点)。
有一说一,上证指数倒是很有可能刷新2021年高点,甚至几乎肯定会刷新,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上证指数2021年那波表现实在是太弱;
但现在很难说上证指数可以代表A股市场,大量价值股/红利股充斥其中,有僵化扭曲的嫌疑。
前几天表达过的一个观点就是,科技股和券商股的大方向会同步,但科技股要先涨,券商股后涨。券商股是“牛市旗手”,反而不可能出现“牛市旗手上涨→刺激股市上涨→牛市旗手上涨”,这样自导自演的循环;
即使是投机性的股市行情,也需要讲一些“故事”,现在最适合的是科技类的故事。科技股上涨,是发动本轮行情的必要条件。
个人认为,科技股和券商股会刷新2020年高点。
电动车、军工、酿酒、医药等基金重仓股,目前来看,刷新2021年高点是有难度的,除非宏观基本面出现大幅度的好转,现在这些板块是比较能代表基本面的。
银行、能源等红利股,2024年4月以来,两者出现了方向分化,银行股向上,能源股向下;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18年7月~2019年12月,持续了1.5年,这段时间市场整体则是震荡筑底阶段,与现在的情况也颇为相似。
有色板块,2018年10月见底之后,震荡了1年零8个月才向上突破;
这次2024年2月见底之后,也已经震荡了接近1年零5个月,关注是否向上突破。
操作策略,芯片股52%+券商股33%+有色股15%;
有色股周四逆势上涨,有一定对冲或分散风险的功能,比较适合长线持有;
芯片股和券商股则与市场整体的同步性较强,适合做波段,高抛低吸。
【阿令】周五策略——20250627
中证500,近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5%,反弹速度不算慢,成交额也有放大的迹象,接下来1个月主要关注涨幅是否超过4月9日那一波(+14%)。
科创创业50,本轮反弹速度是不可能超过“924”那一波的,但现在反弹的绝对速度也偏慢,需要适当地加速;
至于本轮反弹的累计涨幅能否超过“924”那一波(以收盘价计算是51%),既然速度慢,那显然就需要很长时间,目前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其实2024年以来的反弹,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反弹力度的问题;
港股是2022年就提前反弹的,反弹已经持续了长达2年零8个月(甚至可以说接近尾声了),但反弹力度仍然堪忧,距离2021年高点相当远。
个人观点,就A股和港股整体而言,不像是牛市(刷新2021年高点),而是大级别的反弹(不刷新2021年高点)。
有一说一,上证指数倒是很有可能刷新2021年高点,甚至几乎肯定会刷新,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上证指数2021年那波表现实在是太弱;
但现在很难说上证指数可以代表A股市场,大量价值股/红利股充斥其中,有僵化扭曲的嫌疑。
前几天表达过的一个观点就是,科技股和券商股的大方向会同步,但科技股要先涨,券商股后涨。券商股是“牛市旗手”,反而不可能出现“牛市旗手上涨→刺激股市上涨→牛市旗手上涨”,这样自导自演的循环;
即使是投机性的股市行情,也需要讲一些“故事”,现在最适合的是科技类的故事。科技股上涨,是发动本轮行情的必要条件。
个人认为,科技股和券商股会刷新2020年高点。
电动车、军工、酿酒、医药等基金重仓股,目前来看,刷新2021年高点是有难度的,除非宏观基本面出现大幅度的好转,现在这些板块是比较能代表基本面的。
银行、能源等红利股,2024年4月以来,两者出现了方向分化,银行股向上,能源股向下;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18年7月~2019年12月,持续了1.5年,这段时间市场整体则是震荡筑底阶段,与现在的情况也颇为相似。
有色板块,2018年10月见底之后,震荡了1年零8个月才向上突破;
这次2024年2月见底之后,也已经震荡了接近1年零5个月,关注是否向上突破。
操作策略,芯片股52%+券商股33%+有色股15%;
有色股周四逆势上涨,有一定对冲或分散风险的功能,比较适合长线持有;
芯片股和券商股则与市场整体的同步性较强,适合做波段,高抛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