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首先观察3月12日~7月5日的下跌是否结束,然后观察反弹速度和成交量;
中线,2月5日与7月5日低点,形成潜在双底,间隔5个月。
上一次双底结构是2022年4月27日和10月12日,间隔5.5个月,与现在这次非常接近;
突破半年线,可以认为双底结构成立,目前距离半年线2%。
将成长股比作“太阳”,红利股比作“地平线”,两者的比值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午夜→黎明→正午→日落→午夜”这样的循环。现在是处于“午夜”,类似2012年和2018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长股追求进步,自强不息,将成长股比作太阳、乾卦是合理的。红利股多为能源、金融、电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恰恰是厚德载物,将红利股比作大地、坤卦,也是合理的;
虽然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形成四季,地球自转形成日夜交替,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认为地平线不动,太阳在日出日落,多数时间考虑太阳的运动即可,也就是更多精力要研究成长股,而不是红利股。
2021年的明星成长股是“新半军”,并不是说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这3个行业的基本面有很多联系,单纯只是因为它们的涨势犀利,相对同步而已;
从近1年的走势看,半导体、军工和人工智能的走势更为同步,新能源走势明显不一样且更弱。不排除下一轮行情的明星股,就叫做“智半军”了。
选取133只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军工龙头股票,平均流通市值达到312亿,属于大盘股的属性;
2005~2021年上涨了16年,涨幅达到3850%。近3年回调了55%,目前在8年线附近震荡;
其实2005年以来就是依托8年线上涨,不跌破8年线也就是2005年以来的上涨未结束。不跌破8年线的前提下,下一轮行情是会刷新2021年高点的。
114只酿酒、医药、新能源龙头股票,平均流通市值734亿,是更加大盘股的属性;
2005~2021年的涨幅高达6740%,也是依托8年线上涨,情况与“智半军”颇为相似,但实际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1、2005~2021年涨幅要大很多,而且这种单边上涨的过程几乎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今已经30年;
2、市值更加大,基本面的发展更加充分,停滞的可能性更大(转为红利股);
3、基金、外资最为重仓这几个板块,有过于拥挤之嫌。
98只红利股,包括银行、煤炭石油、电力、电信等,平均流通市值1880亿,超大盘股;
1994~2007年,13年上涨了4160%,当时表现出成长属性或周期股属性;
2007年至今的17年,则是明显的红利股属性,股价几乎没有表现,主要依靠分红收益。
100只周期股,只选了有色和化工板块,平均流通市值332亿,也是大盘股;
1994~2007年,13年上涨了3830%。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可以说所有股票都是成长股,或处于向上阶段的周期股;
2021年有色和化工板块又创了一次历史新高,这与新能源的发展有关系。
小结,现在可以大体把股票划分为4类或5类:
1、成长股,主要看股市资金面以及科学技术突破,现在最典型的是“智半军”;
2、红利股,自给自足,不受其它因素影响,除非出现重大金融/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典型的是金融股、传统能源股等等;
3、周期股,经济好股价就表现好,经济差就表现差,包括有色、化工等等;
4、介于以上三者之间的,比如酿酒、医药、新能源,有一定成长性(医药),有一定红利属性(以后的酿酒股),有一定周期股属性(新能源);
5、其它股票,主要是市值小于20~30亿的微盘股,各行各业都有,但与哪个行业基本面都无关,主要看资金面的变化,以及量化基金的发展。
仓位85%:
46%芯片股、18%券商股、10%科创板、5%创业板、5%军工股;
继续等待中证500或科创50突破半年线,或找到理想的短线个股。
【阿令】关注“智半军”——20240801
科创50,首先观察3月12日~7月5日的下跌是否结束,然后观察反弹速度和成交量;
中线,2月5日与7月5日低点,形成潜在双底,间隔5个月。
上一次双底结构是2022年4月27日和10月12日,间隔5.5个月,与现在这次非常接近;
突破半年线,可以认为双底结构成立,目前距离半年线2%。
将成长股比作“太阳”,红利股比作“地平线”,两者的比值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午夜→黎明→正午→日落→午夜”这样的循环。现在是处于“午夜”,类似2012年和2018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长股追求进步,自强不息,将成长股比作太阳、乾卦是合理的。红利股多为能源、金融、电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恰恰是厚德载物,将红利股比作大地、坤卦,也是合理的;
虽然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形成四季,地球自转形成日夜交替,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认为地平线不动,太阳在日出日落,多数时间考虑太阳的运动即可,也就是更多精力要研究成长股,而不是红利股。
2021年的明星成长股是“新半军”,并不是说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这3个行业的基本面有很多联系,单纯只是因为它们的涨势犀利,相对同步而已;
从近1年的走势看,半导体、军工和人工智能的走势更为同步,新能源走势明显不一样且更弱。不排除下一轮行情的明星股,就叫做“智半军”了。
选取133只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军工龙头股票,平均流通市值达到312亿,属于大盘股的属性;
2005~2021年上涨了16年,涨幅达到3850%。近3年回调了55%,目前在8年线附近震荡;
其实2005年以来就是依托8年线上涨,不跌破8年线也就是2005年以来的上涨未结束。不跌破8年线的前提下,下一轮行情是会刷新2021年高点的。
114只酿酒、医药、新能源龙头股票,平均流通市值734亿,是更加大盘股的属性;
2005~2021年的涨幅高达6740%,也是依托8年线上涨,情况与“智半军”颇为相似,但实际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1、2005~2021年涨幅要大很多,而且这种单边上涨的过程几乎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今已经30年;
2、市值更加大,基本面的发展更加充分,停滞的可能性更大(转为红利股);
3、基金、外资最为重仓这几个板块,有过于拥挤之嫌。
98只红利股,包括银行、煤炭石油、电力、电信等,平均流通市值1880亿,超大盘股;
1994~2007年,13年上涨了4160%,当时表现出成长属性或周期股属性;
2007年至今的17年,则是明显的红利股属性,股价几乎没有表现,主要依靠分红收益。
100只周期股,只选了有色和化工板块,平均流通市值332亿,也是大盘股;
1994~2007年,13年上涨了3830%。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可以说所有股票都是成长股,或处于向上阶段的周期股;
2021年有色和化工板块又创了一次历史新高,这与新能源的发展有关系。
小结,现在可以大体把股票划分为4类或5类:
1、成长股,主要看股市资金面以及科学技术突破,现在最典型的是“智半军”;
2、红利股,自给自足,不受其它因素影响,除非出现重大金融/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典型的是金融股、传统能源股等等;
3、周期股,经济好股价就表现好,经济差就表现差,包括有色、化工等等;
4、介于以上三者之间的,比如酿酒、医药、新能源,有一定成长性(医药),有一定红利属性(以后的酿酒股),有一定周期股属性(新能源);
5、其它股票,主要是市值小于20~30亿的微盘股,各行各业都有,但与哪个行业基本面都无关,主要看资金面的变化,以及量化基金的发展。
仓位85%:
46%芯片股、18%券商股、10%科创板、5%创业板、5%军工股;
继续等待中证500或科创50突破半年线,或找到理想的短线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