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主要观察中证500,如果有持续性的反弹,首先参考2022年10月(6个月反弹16%),其次参考2024年2月(3个月反弹30%);
从短线操作来讲,能把握住一半以上的上涨时间就是相对成功了,比如2022年10月那一波6个月的反弹,掐去前后各1.5个月,吃中间3个月的反弹就可以了。所以,现在反弹才1周,不用着急,可以再看一看。
长线,可以观察沪深300,因为现在选长线股基本要在沪深300的成分股里面选。沪深300重点看2021年2月以来的下跌,是否在2024年2月已经结束了,以突破年线或2年线为标志。经过长达3年的下跌,即使仅是反弹行情,持续时间也不会短,反弹大概率会贯穿2024~2025年;
长线操作,首要还是选股,而时机的选择相对次要,目标股票跌到一定的性价比,就可以入手了,不一定能够等到所谓最低价。
信息技术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2.4%,包括电子、半导体、计算机板块;
通信服务板块占沪深300权重4.1%,包括通信设备、电信服务、传媒板块;
通信板块2020年偏弱,但2022年底开始走强,一方面是通信设备和传媒板块受益于人工智能,另一方面电信服务板块受益于“中特估”和红利风格。
工业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8.2%,包括电力设备、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
材料板块占沪深300权重8.1%,包括有色、化工、钢铁等;
这2大板块基本是同步的,材料板块2024年以来更强,主要是黄金、有色明显走强。
主要消费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1.9%,包括酿酒、养殖、食品,绝大部分是酿酒;
可选消费占沪深300权重7.6%,包括家电和汽车等,约各一半;
医药卫生板块占沪深300权重6.4%,包括医药和医疗,主要是医药;
这3个板块几乎是同步的,消费医药合在一起就是沪深300的最大权重板块。然后,2024年以来主要消费和医药卫生板块相对弱,都在创新低。可选消费板块2024年很强,汽车和家电都强势,这种强势表现跟互联网上面铺天盖地的“基本面弱”、“消费疲软”等等说法不一致。
金融板块占沪深300权重22.3%,是权重最大的板块,包括银行、券商、保险,主要是银行;
地产板块占沪深300权重0.9%,是权重最小的板块;
金融和地产板块2022年底开始分化,地产板块大幅度走弱。
能源板块占沪深300权重3.5%,包括煤炭和石油,各一半左右;
公用事业占沪深300权重4.8%,基本是电力股,主要是水电;
这2个板块几乎完全同步,近3年熊市期间都非常强势,但权重都比较小。
科创50本周反弹2.8%,是主流指数里面反弹幅度最大的。科技股本周反弹4.5%,也是主流板块里面反弹最大的。能源板块本周下跌5.4%,跌幅最大,应该与美国通胀不及预期有关;
对于A股的成长股投资者来讲,上述各个现象全部都是比较乐观积极的,但这仅是反弹第1周,还需要观察后续表现。
短线策略,也是不需要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如果是持续3~6个月的反弹,可以把前面1~1.5个月反弹放掉,吃中间那一段。
【阿令】让子弹飞一会——20240712
短线,主要观察中证500,如果有持续性的反弹,首先参考2022年10月(6个月反弹16%),其次参考2024年2月(3个月反弹30%);
从短线操作来讲,能把握住一半以上的上涨时间就是相对成功了,比如2022年10月那一波6个月的反弹,掐去前后各1.5个月,吃中间3个月的反弹就可以了。所以,现在反弹才1周,不用着急,可以再看一看。
长线,可以观察沪深300,因为现在选长线股基本要在沪深300的成分股里面选。沪深300重点看2021年2月以来的下跌,是否在2024年2月已经结束了,以突破年线或2年线为标志。经过长达3年的下跌,即使仅是反弹行情,持续时间也不会短,反弹大概率会贯穿2024~2025年;
长线操作,首要还是选股,而时机的选择相对次要,目标股票跌到一定的性价比,就可以入手了,不一定能够等到所谓最低价。
信息技术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2.4%,包括电子、半导体、计算机板块;
通信服务板块占沪深300权重4.1%,包括通信设备、电信服务、传媒板块;
通信板块2020年偏弱,但2022年底开始走强,一方面是通信设备和传媒板块受益于人工智能,另一方面电信服务板块受益于“中特估”和红利风格。
工业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8.2%,包括电力设备、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
材料板块占沪深300权重8.1%,包括有色、化工、钢铁等;
这2大板块基本是同步的,材料板块2024年以来更强,主要是黄金、有色明显走强。
主要消费板块占沪深300权重11.9%,包括酿酒、养殖、食品,绝大部分是酿酒;
可选消费占沪深300权重7.6%,包括家电和汽车等,约各一半;
医药卫生板块占沪深300权重6.4%,包括医药和医疗,主要是医药;
这3个板块几乎是同步的,消费医药合在一起就是沪深300的最大权重板块。然后,2024年以来主要消费和医药卫生板块相对弱,都在创新低。可选消费板块2024年很强,汽车和家电都强势,这种强势表现跟互联网上面铺天盖地的“基本面弱”、“消费疲软”等等说法不一致。
金融板块占沪深300权重22.3%,是权重最大的板块,包括银行、券商、保险,主要是银行;
地产板块占沪深300权重0.9%,是权重最小的板块;
金融和地产板块2022年底开始分化,地产板块大幅度走弱。
能源板块占沪深300权重3.5%,包括煤炭和石油,各一半左右;
公用事业占沪深300权重4.8%,基本是电力股,主要是水电;
这2个板块几乎完全同步,近3年熊市期间都非常强势,但权重都比较小。
科创50本周反弹2.8%,是主流指数里面反弹幅度最大的。科技股本周反弹4.5%,也是主流板块里面反弹最大的。能源板块本周下跌5.4%,跌幅最大,应该与美国通胀不及预期有关;
对于A股的成长股投资者来讲,上述各个现象全部都是比较乐观积极的,但这仅是反弹第1周,还需要观察后续表现。
短线策略,也是不需要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如果是持续3~6个月的反弹,可以把前面1~1.5个月反弹放掉,吃中间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