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2000,微盘股,波动率变化不明显,暂时问题不大。
中证500,中盘股,本轮反弹幅度(29%)已经超过2022年4月反弹(27%),但成交量还不够,重点观察成交量能否放大。
沪深300,大盘股,2019~2021年上涨依托2年线,2021年以来下跌也被压制在2年线下方,目前距离2年线7%,突破2年线可以作为趋势转变的标准。
芯片股,回踩8年线,回调充分。目前距离2年线还有19%,还没有转势;
未来竞争关键的2个“力”,一个算力,另一个电力,个人比较认可这个说法。
光伏股,走势与芯片股开始趋同,也是回踩8年线。但距离2年线很远,达到了46%,因为它在熊市前半段抗跌,后半段暴跌;
能源需求日趋增加的长期背景,对光伏股是有利的,光伏是有增量供应的,关键看需求。
军工股,回踩8年线,目前距离2年线35%,跟新能源类似,也是熊市后半段跌得快;
军力应该是竞争关键的第3个“力”,只是不好大肆渲染。
成交额最大的50只科技股,回踩了8年线,也突破了2年线,科技股是下一轮行情的领涨股,几乎没什么疑问,而且科技股应该已经见底了;
最看好人工智能板块,尤其是上游芯片和下游应用,人工智能最大也最难的下游应用之一,是智能驾驶。
券商股,距离2年线5%,距离8年线18%,都不是很远的距离;
银行业规模已经是美国的2倍,银行由于高杠杆属性,风险承担能力极差,所以常常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很难把资金配置到长期有成长性的企业里面,“金融强国”显然要补资本市场这块短板。
医药股,明显跌破了8年线,所以即使突破2年线,也只是看反弹;
医药股理论上逻辑很硬,但肯定有些原因让它走势如此弱,不管这个原因是什么。
工业金属,回踩8年线后,明显向上突破了2年线,走势跟科技股一样;
工业金属板块主要押注经济复苏。
黄金股,走势与工业金属区别不大,也是看好;
黄金股就不是押注经济复苏,而是押注黄金上涨或美元下跌,主要还是放水。甚至长期来讲,是押注美元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
传统能源股,没有明显的回踩8年线动作,而是沿着2年线持续不断上涨了4年,这样的走势不如工业金属和黄金股的蓄势充分;
传统能源的逻辑主要在供给端受限,因为石油的供给端容易受到影响或者控制。
新能源的逻辑,在需求端放量。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智能和尖端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也高耗能产业的爆发,能源的需求还在增长。如果国内GDP维持5%增速,用电量增速3~4%,假设这些电力增量都由可再生能源提供,那么可再生能源的增速应该在10%以上。
长线策略,军工芯片股33%、互联网券商股19%、科创板10%。押注科技股2月份已经见底,其它成长股也将在6~8月份见底或筑双底;
短线策略,光伏、芯片、券商、创业板,各5%。目前还是在观察波动率是否放大,以及是否放量突破或二次探底。
2024年04月02日
中证2000,微盘股,波动率变化不明显,暂时问题不大。
中证500,中盘股,本轮反弹幅度(29%)已经超过2022年4月反弹(27%),但成交量还不够,重点观察成交量能否放大。
沪深300,大盘股,2019~2021年上涨依托2年线,2021年以来下跌也被压制在2年线下方,目前距离2年线7%,突破2年线可以作为趋势转变的标准。
芯片股,回踩8年线,回调充分。目前距离2年线还有19%,还没有转势;
未来竞争关键的2个“力”,一个算力,另一个电力,个人比较认可这个说法。
光伏股,走势与芯片股开始趋同,也是回踩8年线。但距离2年线很远,达到了46%,因为它在熊市前半段抗跌,后半段暴跌;
能源需求日趋增加的长期背景,对光伏股是有利的,光伏是有增量供应的,关键看需求。
军工股,回踩8年线,目前距离2年线35%,跟新能源类似,也是熊市后半段跌得快;
军力应该是竞争关键的第3个“力”,只是不好大肆渲染。
成交额最大的50只科技股,回踩了8年线,也突破了2年线,科技股是下一轮行情的领涨股,几乎没什么疑问,而且科技股应该已经见底了;
最看好人工智能板块,尤其是上游芯片和下游应用,人工智能最大也最难的下游应用之一,是智能驾驶。
券商股,距离2年线5%,距离8年线18%,都不是很远的距离;
银行业规模已经是美国的2倍,银行由于高杠杆属性,风险承担能力极差,所以常常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很难把资金配置到长期有成长性的企业里面,“金融强国”显然要补资本市场这块短板。
医药股,明显跌破了8年线,所以即使突破2年线,也只是看反弹;
医药股理论上逻辑很硬,但肯定有些原因让它走势如此弱,不管这个原因是什么。
工业金属,回踩8年线后,明显向上突破了2年线,走势跟科技股一样;
工业金属板块主要押注经济复苏。
黄金股,走势与工业金属区别不大,也是看好;
黄金股就不是押注经济复苏,而是押注黄金上涨或美元下跌,主要还是放水。甚至长期来讲,是押注美元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
传统能源股,没有明显的回踩8年线动作,而是沿着2年线持续不断上涨了4年,这样的走势不如工业金属和黄金股的蓄势充分;
传统能源的逻辑主要在供给端受限,因为石油的供给端容易受到影响或者控制。
新能源的逻辑,在需求端放量。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智能和尖端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也高耗能产业的爆发,能源的需求还在增长。如果国内GDP维持5%增速,用电量增速3~4%,假设这些电力增量都由可再生能源提供,那么可再生能源的增速应该在10%以上。
长线策略,军工芯片股33%、互联网券商股19%、科创板10%。押注科技股2月份已经见底,其它成长股也将在6~8月份见底或筑双底;
短线策略,光伏、芯片、券商、创业板,各5%。目前还是在观察波动率是否放大,以及是否放量突破或二次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