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重点观察3050点,不跌破3050点,倾向于判断2022年10月以来的趋势仍然向上,会突破2023年5月的高点;
跌破3050点,则需要考虑阶段性主跌浪,考验2022年10月低点;
总之,意味着波动有机会放大,无论朝哪个方向放大,对短线策略都是利好。
中长线,上证指数的走势也很清晰,而且还略强于预期,7月份这波反弹立了大功:
中线(3~6个月),本轮下跌开始的1个月下跌了7%,本来要提防类似2022年4月的主跌浪,但因为7月份这波超预期的反弹,使得本轮中线下跌的速度放缓到3个月下跌9%,大概率就不会是主跌浪了。现在参考2021年7月那波回调,还有2%左右下跌空间,也是指向3050点。如前所述,非主跌浪之后的反弹,不排除会创今年的新高;
小概率的,假设再次加速,中线出现主跌浪,考虑已经跌了3个月,接下来剩余1个月左右,比较难熬。但跌至3000点下方,对长线显然不是坏事,本来慢慢阴跌1年的,现在1个月就能跌完,没有什么不好。
中证1000/小盘股,短线加速下跌,率先创10个月新低,所以也要提防中线主跌浪,这主要是由于过去2.5年小盘股过于强势,属于补跌性质;
上证50/创业板50,大盘价值股/大盘成长股,短线相对抗跌,所以中线预计不是主跌浪,长线有机会再次共振,类似2022年4月。
券商和地产是短线最强的金融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较强的;
中线,券商股没有跌破2022年10月低点,所以更有机会形成中线主升浪。
芯片股,短线加速下跌,但中线成为主跌浪的概率较低,因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已经是明显的主跌浪,暴跌了51%;
军工股,相对抗跌,尤其是“新半军”赛道里面近1年最抗跌的,需要重点关注。
酿酒、电动车和医药板块,都是消费属性,是机构扎堆最密集的板块;
酿酒板块相对偏于外资主导,它的走势跟美股接近,是超预期的板块;
电动车板块还是内资机构主导,近2年回调幅度很大,是低于预期的板块。但近3年的走势已经与酿酒板块同步,上一次同步是2022年4月共振见底,继续观察本轮是否共振;
医药股现在个人没什么预期,处于回避状态。
上游科技股和中下游科技股,经过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再次同步,观察是否共振。
资源股主要关注煤炭、有色等,但是这些板块趋于分化,而不是共振:
煤炭股2022年是逆势上涨的板块,现在处于补跌过程;
有色板块还得分开来看,锂电池相关的金属跟随新能源下跌,并且这块是权重较大的。铜和黄金等传统金属,现在是重点看好的。
短线策略,主要关注波动率是否放大,至于是现在的3100,还是一个月内3050、3000或更低点止跌,都是区别不大的。只要波动率放大,甚至像2015年下半年那种极端情况,短线策略都能迎来积极操作的机会;
长线策略,本来只看好成长股,看空价值股,现在会更均衡一些,关注成长股和价值股是否共振。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短时间跌破3000点,需要维持信心,至少可以提前6~12个月见到长线底。
【阿令】积极操作的机会——20230819
上证指数,重点观察3050点,不跌破3050点,倾向于判断2022年10月以来的趋势仍然向上,会突破2023年5月的高点;
跌破3050点,则需要考虑阶段性主跌浪,考验2022年10月低点;
总之,意味着波动有机会放大,无论朝哪个方向放大,对短线策略都是利好。
中长线,上证指数的走势也很清晰,而且还略强于预期,7月份这波反弹立了大功:
中线(3~6个月),本轮下跌开始的1个月下跌了7%,本来要提防类似2022年4月的主跌浪,但因为7月份这波超预期的反弹,使得本轮中线下跌的速度放缓到3个月下跌9%,大概率就不会是主跌浪了。现在参考2021年7月那波回调,还有2%左右下跌空间,也是指向3050点。如前所述,非主跌浪之后的反弹,不排除会创今年的新高;
小概率的,假设再次加速,中线出现主跌浪,考虑已经跌了3个月,接下来剩余1个月左右,比较难熬。但跌至3000点下方,对长线显然不是坏事,本来慢慢阴跌1年的,现在1个月就能跌完,没有什么不好。
中证1000/小盘股,短线加速下跌,率先创10个月新低,所以也要提防中线主跌浪,这主要是由于过去2.5年小盘股过于强势,属于补跌性质;
上证50/创业板50,大盘价值股/大盘成长股,短线相对抗跌,所以中线预计不是主跌浪,长线有机会再次共振,类似2022年4月。
券商和地产是短线最强的金融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较强的;
中线,券商股没有跌破2022年10月低点,所以更有机会形成中线主升浪。
芯片股,短线加速下跌,但中线成为主跌浪的概率较低,因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已经是明显的主跌浪,暴跌了51%;
军工股,相对抗跌,尤其是“新半军”赛道里面近1年最抗跌的,需要重点关注。
酿酒、电动车和医药板块,都是消费属性,是机构扎堆最密集的板块;
酿酒板块相对偏于外资主导,它的走势跟美股接近,是超预期的板块;
电动车板块还是内资机构主导,近2年回调幅度很大,是低于预期的板块。但近3年的走势已经与酿酒板块同步,上一次同步是2022年4月共振见底,继续观察本轮是否共振;
医药股现在个人没什么预期,处于回避状态。
上游科技股和中下游科技股,经过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再次同步,观察是否共振。
资源股主要关注煤炭、有色等,但是这些板块趋于分化,而不是共振:
煤炭股2022年是逆势上涨的板块,现在处于补跌过程;
有色板块还得分开来看,锂电池相关的金属跟随新能源下跌,并且这块是权重较大的。铜和黄金等传统金属,现在是重点看好的。
短线策略,主要关注波动率是否放大,至于是现在的3100,还是一个月内3050、3000或更低点止跌,都是区别不大的。只要波动率放大,甚至像2015年下半年那种极端情况,短线策略都能迎来积极操作的机会;
长线策略,本来只看好成长股,看空价值股,现在会更均衡一些,关注成长股和价值股是否共振。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短时间跌破3000点,需要维持信心,至少可以提前6~12个月见到长线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