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寻找原创型/引领型科技股——20230222
2023-02-22 17:57:28
沪深300,过去2年主要波段的涨跌幅度都超过了10%,目前这轮回调的幅度仅5.5%,回调还是比较浅,需要继续观望;
中线反弹的目标仍然是去年7月份高点,剩余约10%。
科技股,具有强进攻属性(涨跌幅度都大),2007~2015年强于沪深300,2015~2023年弱于沪深300,正好都是8年,不排除今年就会转强;
中线,二季度之后还是有些风险,不排除有2020年以来的第5浪下跌。
资源股,2005~2021年不间断地单边弱于沪深300,现在反转仅2年,预计还要持续走强。
金融股,2005~2015年强于沪深300,2015~2023年弱于沪深300,预计还要等2年才会反转;
但是考虑金融股的权重很大(25%),它与沪深300的走势实际是比较同步的,只是略强或略弱于沪深300,就是说金融股的防守属性更强(涨跌幅度都小)。
消费股,2007~2021年持续强于沪深300,近2年则与沪深300同步,实际上也是因为消费股的权重变得非常大,达到30%,甚至超过了金融股。
预计2025年之后,金融股会略强于沪深300,消费股会略弱于沪深300。
新能源,适合考察比较短的周期,2013~2016年、2016~2019年和2019~2022年,交替走强和走弱,都是3年周期,预计2022~2025年是偏弱的周期。
新能源的权重也非常大,仅次于消费和金融,但考虑其成长性和周期性,新能源应该还是有能力较大幅度跑输(2023~2024)或跑赢沪深300(2025以后)。
【综合来看】
消费和新能源,过去10~15年极大幅度跑赢沪深300,预计要均值回归;
资源股,作为消费股的上游和所谓旧能源,过去15年极大幅度跑输沪深300,也是均值回归;
金融股2007年以后几乎成了沪深300本身,预计后面也只会小幅跑输和跑赢,需要关注细分板块,主要指券商板块。从美国1971年创立纳斯达克市场之后的情况来分析,原创型/引领型科技的发展,必须依赖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后再分析;
科技股过去15年只是小幅跑赢沪深300,但预计会迎来全面跑赢的时代,一方面看好解决自主可控问题的大型科技企业(明摆着就是芯片),另一方面2023~2024年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原创型/引领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工智能?)。
上述5个板块,目前配置金融/基建30%、科技27%、资源24%、消费和新能源都是0%;
保留了20%现金,同时重仓了防御属性较强的金融/基建,现阶段的策略偏防守,等待短线形势进一步明朗。
【阿令】寻找原创型/引领型科技股——20230222
沪深300,过去2年主要波段的涨跌幅度都超过了10%,目前这轮回调的幅度仅5.5%,回调还是比较浅,需要继续观望;
中线反弹的目标仍然是去年7月份高点,剩余约10%。
科技股,具有强进攻属性(涨跌幅度都大),2007~2015年强于沪深300,2015~2023年弱于沪深300,正好都是8年,不排除今年就会转强;
中线,二季度之后还是有些风险,不排除有2020年以来的第5浪下跌。
资源股,2005~2021年不间断地单边弱于沪深300,现在反转仅2年,预计还要持续走强。
金融股,2005~2015年强于沪深300,2015~2023年弱于沪深300,预计还要等2年才会反转;
但是考虑金融股的权重很大(25%),它与沪深300的走势实际是比较同步的,只是略强或略弱于沪深300,就是说金融股的防守属性更强(涨跌幅度都小)。
消费股,2007~2021年持续强于沪深300,近2年则与沪深300同步,实际上也是因为消费股的权重变得非常大,达到30%,甚至超过了金融股。
预计2025年之后,金融股会略强于沪深300,消费股会略弱于沪深300。
新能源,适合考察比较短的周期,2013~2016年、2016~2019年和2019~2022年,交替走强和走弱,都是3年周期,预计2022~2025年是偏弱的周期。
新能源的权重也非常大,仅次于消费和金融,但考虑其成长性和周期性,新能源应该还是有能力较大幅度跑输(2023~2024)或跑赢沪深300(2025以后)。
【综合来看】
消费和新能源,过去10~15年极大幅度跑赢沪深300,预计要均值回归;
资源股,作为消费股的上游和所谓旧能源,过去15年极大幅度跑输沪深300,也是均值回归;
金融股2007年以后几乎成了沪深300本身,预计后面也只会小幅跑输和跑赢,需要关注细分板块,主要指券商板块。从美国1971年创立纳斯达克市场之后的情况来分析,原创型/引领型科技的发展,必须依赖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后再分析;
科技股过去15年只是小幅跑赢沪深300,但预计会迎来全面跑赢的时代,一方面看好解决自主可控问题的大型科技企业(明摆着就是芯片),另一方面2023~2024年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原创型/引领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工智能?)。
上述5个板块,目前配置金融/基建30%、科技27%、资源24%、消费和新能源都是0%;
保留了20%现金,同时重仓了防御属性较强的金融/基建,现阶段的策略偏防守,等待短线形势进一步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