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中证500去年12月23日以来的上涨结束,但不确定10月12日以来的上涨是否结束,需要观察本轮的回调力度,预期回调力度并不大,剩余跌幅2~3%之间,即认为10月12日以来上涨继续。预期跌幅不大的原因是,中证500本轮涨幅也不大,新能源和资源股2大权重没有动。第3权重科技股的涨幅大一些,但半导体、元器件这些大板块没有动;
中线,棋到中局的确定性提高,按2月16日算高点的话,与11月16日高点正好间隔3个月,可以预期3个月之后,5月中旬附近是下一个高点,甚至可以预判5月份是全年的高点。所以更多的,我觉得要把握住这次短线回调的机会。
长线,沪深300本轮回调满2年,期间没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反弹,这点与2009~2013年是一样的;
本轮反弹目前持续3.5个月,如果跟随中证500反弹到5月份,那整个反弹能超过6个月,那时可以判断为B浪反弹,类似2016~2017年,但应该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23个月)。
超长线,恒生指数的走势比较清晰,2008年是大A浪下跌,2018年大B浪反弹,现在大C浪杀跌。中国股市的一个特点,A浪下跌是恐慌性的短时间急跌,而C浪下跌是绝望式的长时间阴跌。恒生指数本轮下跌已经超过了5年,但目前还只能判断为4浪反弹,不能确定整个大C浪结束。
金融股类似恒生指数,处于大C浪下跌,并且时间更长,已经长达8年;
消费股2021年创历史新高,是第3浪主升,然后进入第4浪回调,现在是b浪反弹;
科技股2015年是特大级别的高点,至今回调8年。现在是2020年以来的大C浪回调,重点是看这个大C浪今年结束,还是2025年结束。我觉得今年有机会,如果下半年还有加速上涨,可确认大C浪结束;
资源股大C浪在2020年结束,2021年的快速拉升确认了这一点。现在是第2浪回调,已经持续了18个月,它实际上与2016~2017年的b浪反弹(19个月)同一级别,最近已经可以关注起来;
新能源没有很长的历史,甚至不可能有很长的历史,曾几何时煤炭石油也是新能源,现在光伏风电的所谓新能源,迟早也变旧能源;
新能源2021年以来可认为是a浪下跌,参考2015下半年的a浪,适当博一下类似2016~2017年的b浪反弹可以考虑,但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20个月)。
长线策略,现在基本集中在芯片股,搭配少量券商和煤炭,比例是6:2:2,这个打法跟2018年是一样的,因为指标发出的信号与2018年底和2012年初一样;
当然,长线策略本来就是要承担调整风险以及时间成本。这个有博弈性质,它不一定像2019年那么干脆起涨,而且指数也不太可能像2019年那么强(沪深300上涨36%)。现在更类似2012年初,距离起涨还要时间磨底。指数的状态也更接近2012~2013年,沪深300指数2012年反弹7.55%,2013年下跌7.65%,小涨小跌的状态。
短线策略,还不适合加仓,但可以先选股:
今天周期股小幅上涨,超预期,昨天认为它不会逆势上涨;
新能源仍然非常弱;
科技股ChatGPT相关的,属于超涨回调。芯片等就是还处于短线弱势周期;
金融股和消费股比预期弱,不够抗跌;
昨天电信股比较强,今天中药股也很强,但这2个板块都炒作过了,都在高位,我是指短线的高位,电信股长线仍是低位。短线还是倾向于关注低位的,没有炒作过的板块,芯片、新能源、机械、化工、有色、煤炭等等。
这两天减仓了计算机、芯片和煤炭,加仓了机械。目前短线策略是价值股(券商、机械、建筑)20%、周期股(化工、有色)16%、成长股(芯片)6%,计划继续减仓芯片,短线策略追涨杀跌为主,与长线策略看好芯片不是一回事。
【阿令】把握短线回调的机会——20230217
短线,中证500去年12月23日以来的上涨结束,但不确定10月12日以来的上涨是否结束,需要观察本轮的回调力度,预期回调力度并不大,剩余跌幅2~3%之间,即认为10月12日以来上涨继续。预期跌幅不大的原因是,中证500本轮涨幅也不大,新能源和资源股2大权重没有动。第3权重科技股的涨幅大一些,但半导体、元器件这些大板块没有动;
中线,棋到中局的确定性提高,按2月16日算高点的话,与11月16日高点正好间隔3个月,可以预期3个月之后,5月中旬附近是下一个高点,甚至可以预判5月份是全年的高点。所以更多的,我觉得要把握住这次短线回调的机会。
长线,沪深300本轮回调满2年,期间没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反弹,这点与2009~2013年是一样的;
本轮反弹目前持续3.5个月,如果跟随中证500反弹到5月份,那整个反弹能超过6个月,那时可以判断为B浪反弹,类似2016~2017年,但应该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23个月)。
超长线,恒生指数的走势比较清晰,2008年是大A浪下跌,2018年大B浪反弹,现在大C浪杀跌。中国股市的一个特点,A浪下跌是恐慌性的短时间急跌,而C浪下跌是绝望式的长时间阴跌。恒生指数本轮下跌已经超过了5年,但目前还只能判断为4浪反弹,不能确定整个大C浪结束。
金融股类似恒生指数,处于大C浪下跌,并且时间更长,已经长达8年;
消费股2021年创历史新高,是第3浪主升,然后进入第4浪回调,现在是b浪反弹;
科技股2015年是特大级别的高点,至今回调8年。现在是2020年以来的大C浪回调,重点是看这个大C浪今年结束,还是2025年结束。我觉得今年有机会,如果下半年还有加速上涨,可确认大C浪结束;
资源股大C浪在2020年结束,2021年的快速拉升确认了这一点。现在是第2浪回调,已经持续了18个月,它实际上与2016~2017年的b浪反弹(19个月)同一级别,最近已经可以关注起来;
新能源没有很长的历史,甚至不可能有很长的历史,曾几何时煤炭石油也是新能源,现在光伏风电的所谓新能源,迟早也变旧能源;
新能源2021年以来可认为是a浪下跌,参考2015下半年的a浪,适当博一下类似2016~2017年的b浪反弹可以考虑,但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20个月)。
长线策略,现在基本集中在芯片股,搭配少量券商和煤炭,比例是6:2:2,这个打法跟2018年是一样的,因为指标发出的信号与2018年底和2012年初一样;
当然,长线策略本来就是要承担调整风险以及时间成本。这个有博弈性质,它不一定像2019年那么干脆起涨,而且指数也不太可能像2019年那么强(沪深300上涨36%)。现在更类似2012年初,距离起涨还要时间磨底。指数的状态也更接近2012~2013年,沪深300指数2012年反弹7.55%,2013年下跌7.65%,小涨小跌的状态。
短线策略,还不适合加仓,但可以先选股:
今天周期股小幅上涨,超预期,昨天认为它不会逆势上涨;
新能源仍然非常弱;
科技股ChatGPT相关的,属于超涨回调。芯片等就是还处于短线弱势周期;
金融股和消费股比预期弱,不够抗跌;
昨天电信股比较强,今天中药股也很强,但这2个板块都炒作过了,都在高位,我是指短线的高位,电信股长线仍是低位。短线还是倾向于关注低位的,没有炒作过的板块,芯片、新能源、机械、化工、有色、煤炭等等。
这两天减仓了计算机、芯片和煤炭,加仓了机械。目前短线策略是价值股(券商、机械、建筑)20%、周期股(化工、有色)16%、成长股(芯片)6%,计划继续减仓芯片,短线策略追涨杀跌为主,与长线策略看好芯片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