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二简评——20221122
2022-11-22 17:19:50
今天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但这个分化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创业板50去年7月见顶之后的16个月,大体是上证50强于创业板50的。
首先判断,这里不是2015~2018那种长期的、剧烈的分化。创业板50不会那么弱,最大跌幅76%;
其次,大概率也不是2014年2月~2015年1月那种短期的、剧烈的分化。两者都没有那么强,上证50在2014年4季度最大涨幅是64%,随后创业板50在2015年上半年最大涨幅是188%;
大概率,更像2010年6月~2013年1月,是长期的、温和的分化,目前属于震荡磨底阶段,大体类似2012年年初。
根据近10年的分化情况,思考了一下板块之间的分化和联动:
1、周期股与消费股几乎反向,上下游关系,互相切蛋糕,消费股也称非周期股;
2、周期股与新能源有联动关系,或者说新能源有越来越多的周期属性;
3、新能源也会跟军工、科技、医药等小盘成长股联动;
4、小盘成长股与中证500为代表的小盘股是联动的;
5、中证500与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部分是反向的,经常是一个强,另一个弱;
6、金融股与消费股也趋于联动,因为消费股越来越趋于价值属性。
当然,像2007年、2008年,那种大牛市和大熊市,基本没有什么分化,都是集体暴涨暴跌走势。
中证500,60分钟线,短线上升趋势有破位迹象。
科技和医药股走弱,需要观察调整力度;
军工股由于提前走弱,短线反而有所企稳,大型军工股基本是国企;
新能源破位风险进一步增加,拖累成长风格;
资源股则有企稳迹象,现在的资源股基本是国企为主,存在限产,甚至限价的情况,使得周期属性减弱,价值属性增强。
金融和消费等价值股较强,金融股更强一些;
基建股也是价值风格,走势还要强于金融股。
短线策略,目前是价值/周期风格20%、成长风格25%,短线策略不用想太多,说白了就是追涨杀跌的效率最高,明确计划调仓,增加价值/周期,减少成长;
长线策略,目前是价值/周期风格25%、成长风格20%,之前是各25%,6月份的时候已经减配了成长。长线策略最好逆向投资,能抄底逃顶更好,现在是否继续减仓成长或加仓价值/周期风格,还需要观察。
【阿令】周二简评——20221122
今天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但这个分化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创业板50去年7月见顶之后的16个月,大体是上证50强于创业板50的。
首先判断,这里不是2015~2018那种长期的、剧烈的分化。创业板50不会那么弱,最大跌幅76%;
其次,大概率也不是2014年2月~2015年1月那种短期的、剧烈的分化。两者都没有那么强,上证50在2014年4季度最大涨幅是64%,随后创业板50在2015年上半年最大涨幅是188%;
大概率,更像2010年6月~2013年1月,是长期的、温和的分化,目前属于震荡磨底阶段,大体类似2012年年初。
根据近10年的分化情况,思考了一下板块之间的分化和联动:
1、周期股与消费股几乎反向,上下游关系,互相切蛋糕,消费股也称非周期股;
2、周期股与新能源有联动关系,或者说新能源有越来越多的周期属性;
3、新能源也会跟军工、科技、医药等小盘成长股联动;
4、小盘成长股与中证500为代表的小盘股是联动的;
5、中证500与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部分是反向的,经常是一个强,另一个弱;
6、金融股与消费股也趋于联动,因为消费股越来越趋于价值属性。
当然,像2007年、2008年,那种大牛市和大熊市,基本没有什么分化,都是集体暴涨暴跌走势。
中证500,60分钟线,短线上升趋势有破位迹象。
科技和医药股走弱,需要观察调整力度;
军工股由于提前走弱,短线反而有所企稳,大型军工股基本是国企;
新能源破位风险进一步增加,拖累成长风格;
资源股则有企稳迹象,现在的资源股基本是国企为主,存在限产,甚至限价的情况,使得周期属性减弱,价值属性增强。
金融和消费等价值股较强,金融股更强一些;
基建股也是价值风格,走势还要强于金融股。
短线策略,目前是价值/周期风格20%、成长风格25%,短线策略不用想太多,说白了就是追涨杀跌的效率最高,明确计划调仓,增加价值/周期,减少成长;
长线策略,目前是价值/周期风格25%、成长风格20%,之前是各25%,6月份的时候已经减配了成长。长线策略最好逆向投资,能抄底逃顶更好,现在是否继续减仓成长或加仓价值/周期风格,还需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