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适应不同市场的模式——20220812

2022-08-12 18:40:58

中证700,2018~2021年共有5波中线上涨,每波的持续时间介于4~7个月,平均5.4个月。现在这波反弹持续3.5个月,预计还有2个月左右的反弹时间;

本轮反弹的最大涨幅达到了26.6%,已经超过上述第4波和第5波的涨幅,而且花的时间更少,即上涨的速度更快。预计会向第1~3波的涨幅看齐,即31.4%~50.5%。


中短线来讲,经过一波反弹之后,市场的走势就只有2种情况,一是走第2波反弹,二是2次探底。

实际上,经过大幅下跌,处于绝对低位时,上述两种走势都是对多头有利的,第2波反弹对中线做多有利,可以先赚一笔再说。2次探底则对长线做多有利,会形成长线大底。

更有意思的是,上述两种情况可能在市场同时存在,中证700有机会在走第2波反弹,中证100可能是在2次探底。

中证100,相对于2021年2月以来的下跌,第1波反弹幅度很小,近1个月的回调幅度又很大,短线这几天的反弹也是幅度很小,所以说它更像是在2次探底。不过不着急下结论,可以继续观察数周。


中证1000,短线显然没有2次探底,但也不是第2波反弹,因为它一直在反弹,区分不出第1波和第2波,短线也是观望其强弱;

长线,则非常清晰,现在较2015年高点下跌了52%,处于绝对低位,有机会形成7年大底。同样的,走势与中证1000几乎同步,2015年高点至今跌幅高达62%的券商板块,也是有机会的。


金融股,超长线,2015年以来的7年下跌有机会在3周内结束。而超长线见底的前提之一,是2020年7月以来的2年下跌趋势结束,这是随后3周需要仔细观察的。

科技股,长线,也是2020年7月见顶,2022年4月创了3年新低,目前仍然处于绝对低位;

中线,近3.5个月的反弹是2020年7月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而且已经率先进入了第2波反弹。


资源股,2020年3月创了13年新低,并形成超长线底部;

中线,没有2次探底,有第2波反弹的迹象。


消费股,长线,2021年2月见顶,如果2次探底调整至年底或明年初,可以重新看好;

但消费股中线是比较抗跌的,2次探底的概率不大,预测将进入第2波反弹。


新能源,长线暴涨始于2020年3月,是所有板块里面涨幅最大的;

中线,4月以来的第1波反弹仍然是所有板块里面涨幅最大的,但是现在第2波反弹有疲弱的迹象,甚至还不确定它是否有第2波反弹。


科技46%、资源25%、金融22%;

下周大体是观望的策略,这个持仓比例大概率不会变化,细分板块和个股会去弱留强,进行微调;

长期来看,还是开发出灵活而又有规则的模式比较重要,尽量适应不同类型的市场:

急跌型市场:2008年、2015年、2022年,每7年一次,简单地估计下次急跌是2029年。目前还比较适应,2008年赔了30%,2015年下半年倒赚了30%多,当然,今年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总结提高(策略模式:多一些波段操作);

慢跌型市场:2011年、2018年,如果也是7年一次,下次是2025年,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在2025年那次表现好一些,因为2011年和2018年几乎是我15年炒股经历里面最糟糕的2年,如果在一块石头上绊倒3次,是很大的问题,也许就不适合炒股了(策略模式:还没有想好,比较务实的想法应该是减少亏损,争取比2011年和2018年少亏一半);

急涨型市场:2007年下半年、2009年、2014年底/2015年上半年。我是2007年6月开始炒股,印象中表现一般,那年是券商股和资源股领涨。然后2009年表现很好(单票满仓了1只十倍的资源股),2015年上半年也是一般,特别是2014年底的券商股行情错过了。下一次急涨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也许就是现在,因为距离上一次2014/2015年急涨,也是7~8年了。我现在就是在想一个适应急涨型市场的模式(策略模式:比如多一些短炒券商股和资源股);

慢涨型市场:2016~2017年、2019~2021年。回头看,2016~2017年那次表现也是很差,2019~2021年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策略模式:长线重仓科技股),而下一次慢涨有可能是在2025~2029年。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