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四简评——20220331

2022-03-31 17:25:19

中证100的100只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2500亿,合计25万亿,占A股的37%。

这个月跌到2013年以来的上升趋势线之后,有企稳的迹象,至少需要一次像样的中线反弹(数个月)。

留意上一轮大行情的底部,大盘股的低点在2003年,上证指数的低点在2005年。大盘股提前了2年见底,然后那一轮行情就是大盘股领涨。

中证700的700只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300亿,合计21万亿,占比31%。可以看到中证100+中证700的流通市值差不多占了A股的70%,基本可以代表A股。

中证700在1月份跌破了2020年3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线,3月份又跌破了2018年10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现在处于守势是恰当的,除了控制仓位以外,反弹之后也是要减仓的,而不是持有不动。

长线,判断中小盘要强于大盘股,也就是要观察中证700这些指数,是否提前见底。

上证指数,中短线走势其实也类似2020年3月。虽然走势类似,但操作策略不同。2020年的策略是硬抗调整,坚定认为行情没有结束。现在需要先防守,直到市场证明自己错了,再来修正策略。比如走出类似2020年6月初那种走势,收复了大部分跌幅,就需要考虑不是反弹,可能是反转。

现在的持股都是长线看好,包括芯片、医药、周期等等。

目前第1重仓的芯片28%,第2重仓医药11%。

芯片股短线仍然趋弱,医药股转强,有可能会继续减仓芯片,加仓医药。

周期股配置了黄金9%、煤炭7%、铝业5%,顺序是波动越小、走势越弱的板块配置越多。

周期股是长线看好,但众所周知,周期股波动太大,所以思路就是减小波动,争取拿得住。

仓位70%,短线暂时观望,仓位大体不变,个股去弱留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