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中的麻傻子

(2014-03-13 17:19:48)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春天回老宅,有一个现象让我极为欣喜,尽管房子多年没人住,且破漏三现了,但院子中却一派清新活泼。草木从生,成了鸟儿的天堂。麻雀们飞来跳去,自然不稀罕,比麻雀个头大很多的另一种鸟,拖着长长的尾巴,令人好奇。它有尺多长身上有蓝色绿色,漂亮的像公主,那麻雀最多也只算个灰姑娘。

这就是喜鹊,趁着家里没人管,俨然当起了主人,快乐的生活在这里。

奇怪的是,喜鹊这个象征吉祥的鸟类,在我们这有一个难听的名字:麻傻子。我小时候就学孩子们在街头对着它们喊叫:“麻傻子,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扔到车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大伙儿朗诵的声音高昂,可还是比不过树上的麻傻子,它好似不在乎,“喳喳”的叫个不停,于是我们用坷垃投,直到把它赶跑为止。一首童谣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印象,那时我就想,麻傻子肯定不是好东西。别看长得好看,叫声确实不好听,不象别的鸟声音清脆,它的嗓门儿高且带着沙哑,迷信的人认为他不吉利就不足为怪了。特别是在半夜三更时,睡的正香,听到窗外“喳、喳、喳”的声音,谁不觉得恐怖、气愤哇。所以,人们不待见它。

有一天,我去串门,竟意外看见这家挂着一幅画,梅花和喜鹊。我就问:“你家怎么挂麻傻子呀?”主人是位文化人,道:“这是喜鹊登枝,表示喜庆。”我实在没弄懂。那时,村子里有生产队,年年“除四害”,麻傻子虽说不在“四害”当中,但是随着农药的使用和人们的捕杀,致使在村里绝迹。我就干过不少上房檐掏麻雀蛋的勾当,仅是麻傻子,别的鸟也日渐少了,这些寻常的飞禽成了孩子眼里的稀罕物。没了鸟儿的叫声,我们的少年生活寂寞了许多。

近十多年,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在人们心中形成共识,鸟类的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我偶尔会在路边看到天空上一些根本叫不上名字的鸟儿飞翔。两年前,我就发现麻傻子回来了。那是在野外,小树林里一群群的。这鸟机警,人靠近它二十来米,它便飞往远一点的树梢或者田地,想看个真切确难。家中的麻傻子却不同,见到我,它们在树枝上飞跃弹跳,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喳、喳、喳”的叫声中带着几分喜悦,分明是欢迎我的归来。

此时,我对喜鹊有了新的认识。麻傻子栖息地多样,却与人有缘,喜欢将窝筑在村子的树上,成双入对的与人相伴。他们去田间觅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喜鹊在我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我同时也理解,人们骂它,大概是嫌它糟蹋粮食的缘故,给它们贴上“娶媳妇忘娘”的标签,似乎不靠谱。

我由不得喜欢起麻傻子来,自从到了城市,村里生活过的老宅,仿佛只能在梦里听到曾经的欢声笑语,而今,麻傻子和一群麻雀为我看家守院,也不失为一种安慰。

2014-3-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墓 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