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德育,奠定每个孩子终身幸福的基础

(2016-12-03 21:06:44)
标签:

教育


铭传乡中心学校  汤道坦

 

一、德育理念

英国教育家亚历山大.尼尔说过,“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教育是为人生作的准备。”教育作为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一种途径,如何让幸福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幸福而深刻,我校确立了“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做准备”的办学理念,憧憬着“优质乡村校,幸福铭小人”的办学愿景,主张守护每个孩子童年的幸福,让每个孩子尽情享受校园生活的幸福时光,充分体验到生命成长中分分秒秒的快乐。为此,我校以幸福德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自主管理促养成,综合实践促成长,艺体陶冶促发展”的德育模式,奠定每个孩子终身幸福的基础

二、德育模式

(一)自主管理促养成

我校把学生发展目标落实到习惯养成与品性修炼两个层面上,做到内外兼修,外修习惯,内修品性。外修习惯达成“六个好”: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健好身、扫好地、走好路。内修品性达成“六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生好体质,一副好心态,一门好才艺,一腔家国情。

学校拟订了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二十条”,共77个训练点,每周确定一条训练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好习惯,益终身》。

坚持养习惯于课堂。以教师自身的教学规范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善于合作的品质。

坚持养习惯于活动。规范“一日常规”、大课间活动、班队活动、节庆活动,设计艺术修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乐于上进的好习惯。

坚持养习惯于交往。在校园生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养成尊重他人、举止文明的好习惯。

坚持养习惯于做事。设立学生服务岗位,如值日、卫生监督、文明礼仪监督、图书管理、“班班通”设备管理、水电管理等岗位,安排学生轮流负责,养成勤于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

班主任给每个同学都安排了班级事务管理岗位,管理岗位一月一换岗,一月一评比、一月一表扬,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体验快乐,收获成功,养成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管理自觉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

结合自主管理式的养成教育,学校推出了“爱生行动十项计划”,每天给小朋友送上生日的祝福,每天集体诵读一首诗,每月开展一次校园节日活动,每月换一次学生座位;设立班级图书角,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帮扶特困生、学困生;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每天开展晨、午检,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表现。爱生行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阳光,给每个幼小的心灵注入提升生命质量恒久的动力和能量。

(二)综合实践促成长

我校设计了“真”之行、“善”之行、“美”之行三个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真之行系列活动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为主;善之行系列活动以感恩教育、环境教育为主;美之行系列以艺术教育、劳动教育为主。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至少两次走出校门,学生先后去渡江战役纪念馆、南京雨花台、安徽文博园、芜湖方特城等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培养高尚的志趣、坚韧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抓住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祭英烈”、“七一童心向党”、“十一向国旗敬礼”、“重阳敬老”以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陶冶、行为的规范、价值观的践行。

学校还注重蒙学经典诵读,通过读、写、思、行,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从传统蒙学文化中汲取成长的道德力量,让举止文明、品性儒雅、人格健全成为孩子的基本素养。坚持做到“天天读写——月月展评——期期竞赛”活动。每天10分钟的诵读,20分钟写字;每月进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进行一次诵读之星评比;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

学校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刘铭传故居、空巢老人家庭,在实践中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这种崇高的精神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

(三)艺体陶冶促发展

让每个学生学会一至两样乐器,掌握一至两样运动技能,这是我校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开齐音、体、美课程的同时,组建了书法、足球、腰鼓、素描、器乐、舞蹈、航模等10多个学生社团,提供菜单式的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社团,走班上课。校本课程开设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快乐星期五。每周五下午,集中安排校本课程,以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以艺术、体育、文化、劳动教育为内容,以乡村少年宫为活动阵地,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走班听课。

2、激情大课间。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分四段活动,分别是“练、诵、跑、玩”。练:集体演练广播操、五禽戏;诵:每天集体诵读一首古诗;跑:集体跑操;玩:以班级为单位分项目活动。

3、欢乐节假日。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联系志愿服务者,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免费为学生开办体育、艺术类课程。2015年、2016年暑假,与安师大体育学院联合举办“欣欣教育.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200多名学生在为期半个月的夏令营活动中,尽情享受阳光体育带给的快乐。

学校在设计丰富多彩的艺体课程、艺体活动的同时,改进学生评价办法。建立学生“星之阶”成长档案,实施发展性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关注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幅度,关注每个孩子在评价中获得自信自励的力量。“星之阶”评价分六项内容,分别是学习之星、智慧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书法之星、劳动之星,每项分ABCDE五个等次,每学期依据总积分,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小院士、小科学家称号。

三、德育成效

幸福德育实施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师生素质得到提升。三年来,我校教师4人获得市级奖励,17人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县级以上教研成果100多项。学生参加县级各类比赛、展演获奖200多人次。

    2办学内涵得以丰富。抓住幸福德育的实施,学校着力推进幸福课堂、幸福课程、幸福教研、幸福评价、幸福联盟的建设,办学内涵得以丰富,学校品质得以提升,校训校徽校歌入编全县学校品质提升成果集,学校先后荣获“合肥市绿色学校”、“肥西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肥西县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等称号。

学校加强了校内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开辟了小茶园、小柿园、

葡萄园、百果园等劳动教育基地,新建了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核心价值观主题体验馆,装备了数学思维实验室、心理咨询室以及乡村少年宫的八个专用功能室。

3、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以来,毕业班教学连续三年获得教研分会综合评价一等奖,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数从2014年的320人上升到目前的400人。

四、德育评析

幸福德育是“内省式”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是唤醒受教育者内心的自主意识与成长动力。幸福德育遵循小学生心智特点与认知规律,从小学生生活学习经验入手,将外在要求与内在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由“知”而“行”,做到“知行合一”。

幸福德育是“体验式”的教育。为学生创设道德体验的情境,搭建素质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由感悟而行动,学会自律,学会文明,学会助人,学会做人……

幸福德育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将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要求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基于学生素质提升、特长培养、个性发展,设计活动,编制课程,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