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侗族农历腊月的舞春牛习俗

(2009-03-27 14:55:01)
标签:

舞春牛

侗族

圆灯

竹篾

阳春

旅游

分类: 桂林民族历史文化

侗族是稻作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田间劳动中,与牛结下不解之缘,把它看做“农家之宝”。立春日前一两天,各农户都要修整牛舍,把牛从山上赶回来关好,喂稻草、稀粥、米酒。禁忌骂牛打牛,关怀备至。


    每年农历腊月或正月立春之日晚上都要舞春牛,预祝年景丰收。舞春牛活动道具:牛头是用竹篾编织,黑纸糊,用粉笔勾画眼睛、鼻孔;牛身是用画有黑色漩涡状毛纹的灰布拼缝,由两个身强力壮手脚灵巧的后生支撑。还用竹篾扎成两个糊白纸写有“风调雨顺,阳春丰熟”红字的大圆灯等等。舞春牛,大都有锣鼓和耕作队配合。每当夜幕降临,舞春牛活动开始,提大圆灯者于前引导,春牛居中,锣鼓队和耕作队随后。男女老少皆盛装夹道相迎,在一片“春牛春牛,黑耳黑头,拖耙耕田,越岭过沟,阳春丰熟,家家富有……”的吹呼歌声及锣鼓声鞭炮声木叶声中,把舞春牛队伍簇拥进石板坪。坪上观众围成一圈。把石板坪当作田块,先让春牛在田间绕圈子,号叫、刨蹄、晃角、甩尾、滚泥,做各种逗引众人喝彩的神态。接着,由耕作队表演春耕春播活动:有人握木耙扬鞭,喝赶牛耙田;有人在田边挥长柄刀砍田坎草;有人撒肥、播种下田。妇女送饭篓水筒到田边。他们用歌舞形式体现田间耕作的情景,寓教于乐,提醒农户: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要做好春耕播种,多打粮食。


   罢,寨舞上姑娘端来油茶招待舞春牛队员,后生则给春牛披上写有“农家之宝”、“阳春丰熟”字句的红布条,以示酬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