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林出发,历83公里簪山带水、四周锦绣的行程,进入了被誉为“碧莲玉笋世界”的阳朔。“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又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碧莲花。”这是清代诗人刘名誉对阳朔的赞美诗。其用心良苦的“又一家”三个字,点出了阳朔风光有别于桂林。“又一家”在哪里?酷似千朵碧莲花。阳朔佳胜和桂林山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桂林城整个坐落在岩溶平原上,只是“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但城区和近郊都是平畴,只有孤峰突兀,而阳朔县城却没有大片平地可供舒展,城镇街市人家都建在山峰峡谷之间,有的住在“花瓣”之隙,有的居于“花蕊”之中,正如唐代诗人沈彬所描绘的那样“碧莲峰里住人家”准确地捕捉了阳朔城镇而广为传颂。“碧莲”几乎成了阳朔的别称。
http://www.0773cc.com/files/JD/yangshuo/YS-yangshuo.jpg
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阳朔县时起,阳朔镇就是阳朔的县城,1400多年来,一直是阳朔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近2
0多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也成了阳朔旅游的中心。
阳朔镇虽然是一座玲珑型,现仅有3万多人口、7平方公里的山间小城,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留下了曹邺读书岩、徐悲鸿故居等1
0多处记载着当地社会和文化发展历程的精彩的人文景观,使这座带有典型南方风格和传统民俗风貌的小城更加富有磁石般的魅力。
http://www.0773cc.com/files/JD/yangshuo/YS-yangshuo4.jpg
阳朔县城游览区包括阳朔县城及其附近的7平方公里范围。阳朔县城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加上县城作为来阳朔旅游的国内外客人的集散地,在全县旅游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http://www.0773cc.com/files/JD/yangshuo/YS-yangshuo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