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公园是桂林著名景点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仅1。5千米。整个园区以紧紧相连的观音、西峰、千山、立鱼等12座山峰组成。
其中西峰最高,海拔357米。风景区包括隐山在内,公园总面积广阔达126公顷,山石棋布,峰峦竞秀,园林幽静,景色如画,是桂林自然风光的一颗明珠。由西山、隐山和西湖几部分构成。
西湖
唐宋时期,桂林西湖面积达700余亩,湖面宽阔,山影如镜,泛舟其中,雅趣盎然,是文人墨客钟情之地,与杭州西湖齐名。自元以后,湖面逐渐被官僚所侵占,年侵日蚀,面积渐小,今只余70余亩,虽难有昔日之胜境,也是西湖景区不可缺少的灵气所在。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6.jpg
隐山大约是桂林山形最小巧的一座山了,它原来隐藏在西湖中心,不为人所注意,需乘舟方可靠近,故名“隐”山。山道平缓,七旬老人也可疾步登顶,一览平畴,但它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名山。唐代桂州刺史李渤开凿隐山六洞,使得隐山名声大振,名人相约而至,更为它增添了许多文气。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3.jpg
隐山六洞
隐山六洞分别为朝阳洞、白雀洞、嘉莲洞、夕阳洞、南华洞、北牖洞。朝阳洞朝东向阳而得名。白雀洞因前人在洞内发现一群红嘴白雀而命名之。嘉莲洞位于山腰,因李渤发现此洞时,有人恰送他同心莲而取其名。夕阳洞在隐山西麓,每当夕阳西下时,洒下满洞金辉,故取名夕阳洞。北牖洞则在山北,因洞有天窗如牖,古人以“牖”名之。六洞互通,一山剔透,是隐山最大特点。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4.jpg
隐山石刻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85件自唐至清的石刻作品。洞口的《李渤吴武陵等人隐山游记》刻于唐宝历元年(825年),记述了李渤将隐山“四洞”开发成“六洞”的事迹;宋朝理学家张栻的“招隐”二字镌刻在洞口以北,这是他为朋友拟建的“招隐亭”所书,所以也有人把隐山叫作招隐山。张栻题世,此为他的绝笔。北牖洞内还有观音童子像,为吴道子笔意。 隐山东麓有华盖庵,以佛道同奉为奇,庵内原藏有贯休的16尊者像线刻石碑,现已收藏到“桂海碑林”石刻博物馆。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5.jpg
西山
西山有观音峰、西峰、千山诸峰,在古代是佛教胜地。西山南麓的西庆林寺,建于唐朝,为当时南方五大名刹之一,今已不存,但刻于唐代的百余尊西山摩崖造像为西山增色不少。龙头石林一带,佛像密集,神态各异,为桂林摩崖刻像之精品。观音峰中部的李实造像,成于唐调露元年(679年),由昭州司马李实所造,一龛三佛,中佛高1.2米,端坐于莲花座之上,面形丰满,眼帘微垂,气度雍容,胸肌发达,服饰贴身,受印度艺术影响极深,为代表性作品。西峰上有西峰亭,是观赏“西山夕照”之佳处。千山原有千山观,久已废,现有宋代状元张孝祥的榜书“千山观”刻于石壁,供人凭吊。
巴布什金烈士墓
位于西山南麓原西庆林寺遗址。巴布什金为苏联陆军步兵中校,是抗日战争期间援华军事顾问,病逝于桂林。巴布什金墓与桂林秧塘机场飞虎队指挥所旧址一道,共同构成了当年盟军在桂林援华抗日的壮丽画卷。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2.jpg
熊本馆
熊本是日本九洲岛上的一座旅游城市,也是最早与桂林结成友好城市的4座外国城市。1990年,桂林市在熊本市建设桂林亭,熊本则在桂林建设熊本馆,作为两城市缔结友好之纪念。熊本馆为日式风格建筑,位于两山公园出口处,内有茶道室、八叠室、日式庭园等。落成时,曾举办过熊本工业展览,观者如潮。
桂林博物馆
位于西山入口,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馆名为郭沫若所题。桂林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主要有:桂林历史文物陈列、广西少数民族风俗陈列、国际友人礼品陈列、明清瓷器陈列等。其中,明代的青花梅瓶不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均为列国内同类文物之首,深得史界好评。
http://www.0773cc.com/files/JD/guilin/GL-xishan.jpg
总之,今日的西山公园不仅拥有“景占岭南奇”的秀丽山水和众多的古迹名胜,而且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幽雅、舒畅、超脱之境,更是观赏荟萃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万件展物的场所。可谓不是仙境.胜似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