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大学生博客新手的六点建议

(2010-04-01 11:11:11)
标签:

博客新手

管理博客

学习交流

分类: 社会*观察*杂谈

http://s11/middle/51dec2beg832451dbdaea&690

    作为新浪博客非资深博主,也作为一名大学生代表,看到自己关注的新人里面似乎很多同龄人,继续不谦虚的作风,斗胆与大家分享自己对开博,写博的拙见。

 

    首先,开通了博客,那就认真的写点真实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如今很少去校内网,因为我看见分享二字就可怕:分享一些经典的东西还可以,但是把一些论坛里低级趣味的,ZF媒体里的冠冕堂皇的东西转发,我就觉得发冷,我们的观点呢?可悲的是打开某友的主页,三年数百篇日志竟然全部都是转载的。我不是杞人忧天:同学们都怎么了,学了英语就不知汉语怎么写;或者说大学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丁点文字。强烈建议写一些自己真实的故事和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

 

    第二,开通了博客,不要只盯着名人,也要关注草根。关注名人没有错,比如李开复老师,唐骏老师的文章都很好,但是切忌爱屋及乌。公众人物有优秀的一面,但是正因为公众人物,不是在所有的话题上都能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看法。当然写博是来交流的,也不用整天当听圣经一样。草根,只因为是草根,虽然没有被围观的壮观局面,但是他们的声音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达,呐喊。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原生态的文字,一些最真实的感情和那种发自社会基层的呼唤。

 

    第三,写博客,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首先我要检讨,2008年4月23日开通博客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代理的数码产品,回想起来有些惭愧!博客只是一个网络精神家园,来发泄,来表达内心的世界,而非电子商务平台。认真的品读博友的文章,从中汲取知识,经验,教训等,这些收获远远超于那点有限的现金收入。当然,也不要想一些成名,获得万人的关注,毕竟这里不是T形台,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开博肯定有收获,是精神层面的。当然,可以关注参与一些有奖活动,博主本人有幸获得2009年度新浪博客圈最佳圈友,获得建国60周年纪念银币一枚。算是侥幸!

 

    第四,写博客,多多走访,多多评论。当然自己孤芳自赏也没有错,但是敢于把自己晒在网上,就不要怕被人看见,笑话。实际是和我们想的相反:博友们还是乐于提出帮助和指点的。当然,遇到被砖拍的帖子也不要生气,因为真实真实的表达:我可不乐意别人对我虚情假意!走访别人,尽可能留下一些“作案痕迹”:好的就表扬赞美,不要的千万不要骂:再看看博主的其他文章,或许这篇是自嘲呢。注意一点,既然要认真的发评论,就认认真真的把全文看完了,切忌断章取义。我不喜欢没有看我得博文就发了什么“拜读佳作,学习”,“问候博主,吉祥如意!” 。 

   

    第五,写博客,最需要关注的三类人:首先是和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博友。父母和孩子是很难直接沟通的,尤其还年轻气盛的我。但是看别的父母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对其子女的教导与关爱。一定要细看:世界上唯一干净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要捷足先登,去聆听“母亲父亲”的教诲——这个一定有。其次,年长自己5--10岁的博友,他们的职场经历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提早知道一些职场的潜规则和准规则——这个可以有。当然,能遇到一些中小企业的BOSS博友,或是正在创业的新鲜人,这个一定要围观的,毕竟年轻都有冲动——领着队伍干事业!到底应该怎样干,看看就知道——这个应该有!

 

    第六,写博客,需要有长期经营的准备和耐心。再次检讨一下,2009年4月24日写了第二篇博文,还是COPY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要怕没有人关注,不要怕没有留言,更不要怕没有访客,记住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赚人气的。主动去关注别人,关心别人,才有“回头客”。准确的说,我的博客目前还是冷的,尽管还被推荐了两篇文章。不过很有信心在30年后访客数量达到8位数的(吹个小牛吧)。我相信一点:只要有1个人喜欢我,我就有理由继续下去。掏心说,即时没有一个人,我也会坚持博下去。写博客,博的就是一种心态和精神!

 

    最后,那就祝大家写博愉快,博的开心。

    衷心的希望这些心得体会能对大学生新手博友有所帮助,在博客里做“愉”人。

    Let's Come On!

http://s2/middle/51dec2beg7383a2653cc1&690

      注:本文属于博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特别感谢诸位博友的支持和不吝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