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蒸糕馒

标签:
杂谈腊月.蒸糕.蒸馒.忙碌.记忆 |
分类: 我心如故 |
腊月里蒸糕馒
在家乡农村,腊月里除了宰年猪,还有
蒸糕\馒算上年前的重大事了
蒸馒,蒸糕一般在腊月里的中下旬
过早了怕到时吃空了,过迟了也不行
后面家家还有浆洗、掸尘、烧煮等
一大堆事呢
其实进了腊月,小雪过后各家都已进入
筹办年货阶段。
什么刨萝卜丝啊、雪里蕻啊、梅干菜啊
红豆沙啊以及糯米、肉之类的食材,都
是用来做馒头陷用的。随之而来的不同
类型的馒头就会蒸出来。
为了区分不同馅的馒头,通常是在馒头
褶子上做出标记。如芝麻糖的不带褶
糯米饭的褶子少、菜馅的褶多;有时馒
头出笼后,在上面还点上朱砂,红红的
挺好看的.........
蒸馒头的前道工序丝毫不得马虎。前面
说的是做好馒头馅的准备工作,其次就
是发面。过去可不像现在都是用快速发
酵粉,都是用食用碱发酵
首先用发酵头参进所需面粉之中,放进一
缸里或木桶里(容器),搅拌均匀揉成团
后,盖上棉被等待酵醒,时间多久,说不
准,得看保温程度,与温度的高低有很大
关系。
凭经验识别好与否。没有醒透的面
叫“僵”了,做出来的馒头缺少韧性,没
有咬头,就是“虚”的。所以,记得母亲
时不时的就会掀开被子一小角,眼睛瞄一
瞄,手指探一探就知道醒到什么程度了
待面粉醒透了,一大团一大团捞出,摔在
案板上。揉、揣、搡、捏,将面团彻底揉
活了,搓成条状,分成剂子,揉捏摊平包
馅,包好后就装进笼屉里,上灶蒸。
之前,笼屉、笼布早已洗净准备就绪。此
时灶膛的柴火烧的正旺,笼屉上锅后,很
快就出现雾气升腾,到一定时间,判定馒
头是否熟透,用手指轻点馒头,若是不沾
手,就证明馒头已经熟透可以出笼了。此
时门外早已铺就好的门板就是晾晒的场所
再说蒸糕吧。记忆中要比蒸馒头讲究些
主要是将米粉打湿,还不能过湿,过湿难
以立住,过干,难以成形,所以给米粉参
水是一大技术活,将调和好的米粉,放进
蒸糕的模板,填平模板后,再将整个模板
反扣在放在案板上的笼布上,用一根戒尺
摸样的木条,在模板的盖面上四角轻轻一
敲,再在中间敲上两下,而后轻轻的提起
模板,一块块标有福、禄、寿、喜字样的
四边还有花纹的方糕胚就呈现在眼前,就
好似一件件工艺品,此时就可以放进蒸笼
照样送到灶房,蒸熟后出笼晾晒
每年蒸的馒头和糕,一半以下暂时吃不完的
晒干后便于储存,待到来年春天,春耕忙时
有时拿来充饥,有时也当成日常主餐,方便
节省时间
记得小时候,放在家门口晾晒的糕馒,看着
叼走,就是我们的任务了。可
想那个年头不光人少吃的,就连喜鹊也好这
一口呢
据说现在,在家蒸馒,蒸糕的很少了,尽管
有些人家想蒸,也是给镇上的饭店代加工
但我总感到和以前相比觉得少了些什么
前一篇:迎新年
后一篇:精辟犀利,让人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