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练习》教学反思
上一年级体育课快一年了,一直困扰我头痛的是体育课中纪律和队列。每次集中排队总是不尽人意,不是高矮参差不齐,就是动作缓慢不听口令,更不用说做到静、齐、快了。所以这节课我想狠狠整治一下队列的训练。队列的训练内容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调整了以前的示范式的教学方式,结合数学学科知识和竞争机制进行队列训练,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首先是调整时间。由于动作单一,训练起来防止枯燥,在训练过程中一般5—6分钟为一个训练环节,每个环节做好2—3个动作。降低要求,一个环节训练不到位,下一个环节再提高,这样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要求。学生训练兴趣比较高,效果也较好。
其次,是结合位置与方向的数学知识进行左转右转的队列训练。尽可能的增加趣味性。比如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我的前面是谁我的后面是谁等。学生在幼儿园时期经常学习儿歌顺口溜,所以把一些动作要领变成儿歌或顺口溜,学生易于记住,例如“向左(右)转”我用“左(右)脚脚跟着地,右(左)脚脚尖着地,向左(右)――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念自己练,并通过语言“看谁掌握快”使学生在自锻中主动积极练习,并通过教师的点拨,快速掌握基本动作。再如“立正”,我编成“脚尖分开成“八”形,五指并拢帖裤缝,挺胸收腹身体正,下颌为首头呆正”的歌谣,便于学生掌握动作。通过几个回合的训练,学生很快就达到了静齐快的要求。
最后,采用比赛的方法,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例如练习齐步走,我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一组一组的走,每一组走完,同学点评,除了看谁走得直,动作正确外,还要看哪个小组同学的精神面貌好,然后评出优胜。并请优胜的小组再次演示。这些比赛方法,手段其实很普通,但在教学中很实用,学生在相互点评优缺点的同时,能对缺点进行相互辅导,真正体现出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我觉得体育课的教学不能靠单一的示范教学,要与其他学科一样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