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观课议课活动总结
景东县小 肖德海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景东县小学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在八月份参加了为期20天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培训计划的安排,十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县教师进修学校带着我们100名教师在县小和民族小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观议课学习。
这次观议课活动,县教师进修学校十分重视,委任学校十多位教师带队,每组带队教师至少一人。五天的观摩学习中,带队的县进修学校教师和参训的骨干教师按培训的要求和两所提供课堂教学的小学的具体要求,按时有序的坐进课堂,聆听教师授课,认真做好观课记录,每天观课结束后进行认真的议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民小的李艳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好的情境,她对学生说我们国家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杨利伟,他登上月球后在上面用国旗在上面挥手,里面的小国旗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引导学生开展计算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更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利措施。
在民小二年级罗玉老师教学中,她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为了让学生得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果,他让学生分组来比赛,写乘法算式和写加法算式,把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一些小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好玩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设计这样的练习,将教学置于生动活泼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印象深刻。
县小的周玲老师能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她在讲了65度角的两种画法后,再次引导学生去想还有没有其它的画法,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二、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材急需的就是这“源头活水”。几天的听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几位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做得非常的好,由于数学教材的滞后性,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到教学时业已陈旧、不合时宜。这些老师能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拘泥于书本,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数学教材正本清源,不断注入鲜活的新水,给教材增补与时代密切联系的教学素材,让数学教学保持青春的活力。县小的罗忠友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种教学模式,用综合法解决问题,而且那些应用题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自己编出来的,完全不是课本中有的内容,这样的处理很恰当,也很有效果。通过找数学信息,让学生形成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民小的王芳老师在讲授去尾法与进一法时,就能很好的处理教材,她把应用题中的问题改了让学生从同一道题中感受了不同的做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议课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评课作为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开展。然而我们平时较多地关注“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较少把我们的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通过听课,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组的老师都是来自不同的乡镇,能听到老师们对每一节课不同的想法是我最大的收获。平时,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棵篱笆三棵桩,通过评课我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每一节课的得失。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进一步意识到观课议课活动是新课改活动的深入,给我们参训教师提供的一个展示自己,勇于探索新教法的平台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在教材内容的处理和课堂组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之处,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也使我们意识到课本和例题只是一个样板,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精心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习,亲自参与充满生动丰富的数学活动和思维过程,学会动脑,逐步发展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觉到了要教好书,教师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这次活动也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渗透,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保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热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只有老师是优秀的学生才可能优秀,我立志当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做一名好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加载中,请稍候......